18·0210/I《獨吟花香》
伍大華著,收集《新作家文叢》,中國戲劇出版社,2007年12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18·0211/I《永州詩詞》
永州詩社編,永州市青年印刷有限公司,2008年第1期(總第53、54期)。
該書是永州的作者及有關永州的作品集,包括改革開放30年頌、大災無情人有情、北京奧運放歌、盛世禮讚、即景漫興、感事抒懷、夕陽晚景、行旅鄉情、瀟湘勝跡、田園新韻、詠物寓情、吟壇勝事、酬唱題贈、煙廠采風、世相百態、新詩之頁、詩詞筆談、瀟湘詩話及補白7則。
18·0212/I《白屋居吟稿》
蔣紹武著,2008年3月版。
該書分為5卷。卷一(2003年7月至12月),卷二(2004年),卷三(2005年),卷四(2006年),卷五(2007年)。
18·0213/I《瀟湘濤聲:楊建平詩詞選編》
楊建平著,文化藝術出版社,2008年5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作者從發表的詩詞中選取300餘首,分“崢嶸歲月”、“感情抒懷”、“江山多嬌”、“永州山水”、“詩情畫意”、“異國風情”6個部分彙集成冊。
18·0214/I《翥江龍詩詞曲聯》
張天望著,中華詩詞出版社,2008年8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該書收錄了張天望教授的詩詞曲聯近600篇,其中包括翥江龍壯歌、翥江龍詩詞曲聯,其曲聯又包括一、活潑幼少,二、煥彩青春,三、求索狀歲,四、拚搏成年,五、詩詠晚景。其五詩詞晚景中,收錄1993~2008年各年作品若幹篇。書後有3篇附錄:附錄一、師友來鴻,附錄二、中華詩詞縱橫談,附錄三、寫詩與做人影印資料(片段)。
18·0215/I《湖濱吟集》
鄒昌彬著,天馬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9月初版。
作者自20世紀80年代初到現在,先後共寫詩、作聯280多首(副),其中一部分屬家庭瑣事,未予選編。
18·0216/I《永州地名詩》
張澤槐著,收入《舜帝陵叢書》,方誌出版社,2008年12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作者用了7年的時間寫出420首詩歌,均係七絕形式,詩作中的地名主要包括3個方麵:一是行政區劃性地名,包括市、縣區、鄉鎮、村的名稱,二是自然山水名稱,三是人文景觀名稱。這些地名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都有著較豐富的曆史文化含量。
18·0217/I《到達或者出發》
吳茂盛著,收入《歸來者詩叢》,中國青年出版社,2008年12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該書是詩集。作者從1985年開始發表作品,至今作品獲得很多獎勵。
18·0218/I《三十年後·大灣樹》
田人著,中國文聯出版社,2009年2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這是一本凝結作者30多年回憶的詩集。
全書分為關於(三十年後·大灣樹)∕田人,大灣樹:一個人的詩意故事及靈魂∕李小雨,第一章、後來,第二章、憂傷,第三章、關聯,第四章、呐喊,第五章、簡潔,第六章、講述,第七章、以前,瑣談田人和他的大灣樹∕淩鷹,後記∕田人。
18·0219/I《晚情曉韻》
唐朝闊著,收入《愚溪文叢》,大眾文學出版,2009年6月第一版,2009年8月第一次印刷。
作者選取了300餘首詩歌編成此書,這些詩歌大都寫於2003~2009年間。
全書分為3輯,一為“七言”詩,二為“不等言”,三為“對等言”。
18·0220/I《桑顯瑛詩選》
桑顯瑛著,四川美術出版集團,四川美術出版社,2009年7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該書是畫冊。
18·0221/I《董子詩詞續集》
周揚武著,天馬圖書出版公司,2009年10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全書分為一枝一葉總關情、五言絕句、五言律詩、七言絕句、七言律詩、長短句、吹盡黃沙見金、後記8個章節。
作者2006年出版了一本《董子詩詞集》,三年後又出版了續集。
18·0222/I《瀟湘引》
劉為德著,中國文化出版社,2009年12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這是一部專門濃縮描寫歌頌古今湖南省的詩集,含山水126首、人物132首、建設160首,分布在14市區中,附作者自費造園培植製作的盆景36首。此係愛國保家鄉之讀本,朗誦、譜曲的資料庫。
18·0223/I《永州這個地方》
田人著,收入《金馬車詩文庫·珍藏卷·1-7/李旭主編》,中國文聯出版社,2010年6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作者在“永州這些事”裏,避開了一些俗常之事,有意選取了這些閃耀著古遠文明光輝的文化事件,這些事,可以永恒地撫慰我們每一個永州人的心靈。
18·0224/I《小河九道彎》
胡柱明著,作家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該書是作者的一部戲劇專著。
18·0225/I《新時期永州優秀劇作選》
胡柱明主編,作家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該書收集了18個作者的20篇戲劇作品。
18·0226/I《永州蛇俠》
鄭國慶著,中國戲劇出版社,1997年10月版。
18·0227/I《古道·瑤風·足音》
鄭國茂著,收入《平原文學叢書》,遠方出版社,1996年10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蒙)新登字37號。
該書收集了作者1982~1989年間創作的20餘篇小說,小說主要以九嶷山區為背景,寫九嶷山的風情、習俗和九嶷山人的追求、思想、喜怒哀樂,以及改革開放給農村注入的曙光。
18·0228/I《飛翔的太陽》
唐也著,作家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該書作者傳述了崇拜太陽,向往陽光的心情。因為太陽普照大地,沐浴萬物,給人類帶來光明和希望。
18·0229/I《筆謁陽明山》
但是著,中國文聯出版社,2004年12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該書是小說集,分世界名著、筆謁陽明山、勝利、學步邯鄲4部分。
18·0230/I《古洞風雲錄》
唐柏佑著,作家出版社,2006年7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該書是小說。寫湘南邊境,南蠻地界。一川鵝井水,千頃石羊洞。山清水秀,土肥地沃。曾幾何時,天災屢現,人禍桑出。爭山奪水,彰李南鄉舉棍棒;攻城略地,官民北麵動刀槍。武當山下,李祥勇服人以德息仇怨;楓木源中,趙金龍替天行道殺貪官。新田縣裏,貪官廉官初易位;永桂城中,清軍義軍再交兵。藏女色於山洞,賊和尚淫亂景仙寺;化幹戈為玉帛,賢知縣威武當觀,英雄氣短,一腔熱血化塵土;兒女情長,萬般愛意動雲天。情節曲折,高潮迭起;情感交融,真是:觀古洞風雲,曆傳奇人生。
18·0231/I《靜靜的大瑤河》
陳茂智著,收入《當代文學文叢(二)》,作家出版社,2006年11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該書作者選取了18篇作品集成這部小說。
18·0232/I《蔚藍的天空》
濂溪河著,作家出版社,2006年12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此書是長篇小說,講述的是湘南一個邊遠的小縣城,在關係中國前途命運的革命大潮中,大多數人由不適應逐漸到適應,迎風搏浪,開拓前進,不斷創造著新的業績,也有少數人為一己之私,幹擾改革,自甘沉淪,最後被曆史的潮流所淹沒。淘盡狂沙始到金,改革的潮流誰也擋不住。
18·0233/I《中秋月》
楊永祥著,作家出版社,2007年8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該書是小說散文集,是一本鄉土文學或是地方文學,主要描寫風土人情,受地方文化的大力渲染。
18·0234/I《春陵槍聲》
樂照源著,作家出版社,2007年10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該書是一部長篇小說,也是全中國解放的一個縮影。作者敘寫了一個劃時代的曆史,通過敘說樂誌經曆證明新中國的成立來之不易。
18·0235/I《鏖戰三府城》(《古洞風雲錄》第二部,《瑤工趙金龍》第二卷)
唐伯佑著,作家出版社,2007年11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該書是一本長篇小說,說的是一個曆史悠久的少數民族,在漫長的封建社會裏,在各個時期反對階級壓迫和民族壓迫的鬥爭中,英勇頑強,不屈不撓,留下了許許多多可歌可泣、英勇悲壯的故事,作者融佛學、軍事、玄理、曆史、民俗、神話傳說於一體。
18·0236/I《瀟水情》
陳石慶著,收入《華文經典文學叢書》,作家出版社,2008年6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作者將二十幾年的詩歌收集、整理成次作品集。
18·0237/I《駐京辦》
吳茂盛著,湖南文藝出版社,2008年6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該書的內容是:京城、地方、官場、商場、名利場,在這樣錯綜複雜的環境中,作為一位“關鍵”人物,他會如何自處?既要左右逢源,又要竭力出淤泥而不染,在當今的經濟大潮中,心靈掙紮的苦痛:權力、金錢、美女、良知、名節、正義……貓抓一樣撓抓著關鍵人物的靈魂,他會迷失方向嗎?
該書前有序篇,全書分19個章節。
18·0238/I《遍地英雄》
唐柏榮著,中國文聯出版社,2008年7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該書是作者用永州方言描寫永州風土人情及地方官場生活的鄉土文學。作品以舜陵縣公安局局長孫子雄結婚離婚、當官棄官一段艱難曲折的生活為背景,深刻展示出一幅人世沉鬱蒼涼、官場爭鬥淫樂、夫妻反目為仇、情人愛恨交織、正義戰勝邪惡的耐人尋味的圖景。作品情節曲折,可讀性強,真實再現生活,給人深刻啟迪。
18·0239/I《真情》
胡功田著,作家出版社,2009年5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18·0240/I《女人命》
唐自水著,收入《愚溪文叢》,大眾文學出版社,2009年6月第一版,2009年8月第一次印刷。
該書的故事發生在20世紀70年代末湘南偏僻的小山村。故事描寫了兩個女人的不同命運:一個受封建世俗束縛,一生沒能留下後裔,遺憾終生;一個與世俗抗爭,為謀求幸福衝破阻力與自己相愛的人走到一起,獲得了美好的愛情。
全書共20集。
18·0241/I《時間浪潮》
陽光已至著,現代出版社,2009年6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該書描述了90後的校園生活,小說脫離了80後作品慣有的頹廢和張狂,真切地描繪出了90後一代人成長的煩惱和痛楚,所輻射的範圍遠遠超過了“圍城”之中的故事,朋友的矛盾,父母的壓力,成人世界的離異,喪失親人的痛楚,都在小說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18·0242/I《在青春的有生之年》
陳思著,收入《湖南作家文叢》,珠海出版社,2009年8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該書是作者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全書講述了一個憂傷混亂但充滿希望的故事,是一群令人感動、性格各異的孩子,是一個年輕浮躁、哄哄鬧鬧的年代。
18·0243/I《山城稅官》
楊永祥著,收入《愚溪文叢》,大眾文藝出版社,2009年6月第一版,2009年8月第一次印刷。
作者收集了10個小故事彙集成此書。大部分編目是寫文化大革命的事情。在文學作品中對黨中央提出的“以人為本”,建設小康農村進行了高度的讚揚,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18·0244/I《黑白人生》
黃誌新著,收入《愚溪文叢》,大眾文學出版社,2009年6月第一版,2009年8月第一次印刷。
該書由50多篇短篇小說彙集而成。
18·0245/I《有誌者事竟成》
黃改善著,中國深圳海天出版社,2003年8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該書的內容大部分來自作者2000年南下打工以後的所見所聞和生活側麵,書中沿著不同打工生活的側麵,以短小精悍的60個生動故事,展示了當代打工朋友的辛酸和智慧,可讀,有趣,耐看,哲理性強,但願能給讀者帶來驚喜、帶來歡樂、帶來憧憬,從而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18·0246/I《前沿表情》
楊暉、彭國梁主編,珠海出版社,2003年8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該書屬於湖南衛視《新青年》電視圖書係列圖書,收錄采訪羅燕、茅道臨、張璨和殷永純、龍應台、費翔、劉大印、劉震雲、李書福、張樹新、王誌綱、李栓科、楊本倫、王東華、佟麗華、劉少創、陳英富、黃永玉、韓美林、喬羽和莊奴等人的電視解說詞。
本書分為A~T篇電視解說詞。
18·0247/I《大腳走天下》
曾凡忠著,中國文聯出版社,2004年11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作者讀萬卷書,行萬裏路,集萬種報,腳大好行路,大腳行天下。作者集報有幾十個門類,蔚蔚1萬多種、6萬多份,超過藏有9000多種報紙的北京圖書館,儼然中國集報大家!此書利潤所得通過曾凡忠教育基金會全部捐贈給貧困地區扶貧助學。
18·0248/I《瞭望者之歌·兩副麵孔》
蔣劍翔著,人民日報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該書有喜看新聞有新人(序),梁衡:愚溪橋畔與柳子對話,第一輯、世象雜說,第二輯、每周時評,第三輯、暮鼓晨鍾,第四輯、社論短評,後記。
18·0249/I《黑土地的記憶》
戴麗岩著,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3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作者在廣播電視新聞戰線工作了近20年,目睹了第二故鄉的變遷與發展,領略了第二故鄉的風土人情,記錄下了曆史的進程和平凡人物的不平凡人生。
編入《黑土地的記憶》的廣播電視作品有新聞特寫、消息、述評、新聞專題和專題節目等36篇,論文7篇。
18·0250/I《一路陽光》
葉穎芬著,人民日報出版社,2007年12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本書以傳記文學的形式,按照事情的時間順序,用第一人稱的口氣敘述了作者祖輩的苦難家史,她在那個火熱年代的澎湃激情、風風雨雨以及磨難和挫折。
18·0251/I《人民,隻有人民:一個網絡主編的冰雪手記》
餘燕著,中國言實出版社,2008年11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該書記載了抗冰救災這是一場新時期的人民戰爭,在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天災隻是個弱敵,隻要眾誌成城,勝利必定屬於人民。
全書有序、引子、6個章節及最後是抗擊災難,風格不能缺席。
18·0252/I《腳手架》
劉翼平著,中國言實出版社,2008年12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該書是紀實文學,描寫農民工是社會的弱勢群體,他們要加強維權意識,才能更好地生存和發展。
全書分序、引子、上篇、中篇、下篇、後記、跋。
18·0253/I《花蕾初綻——50個“冒尖”小學生成長紀實》
周傳美著,湖南少兒出版社,1992年12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書中介紹的50位小學生,聽黨的話,不怕困難,勤奮學習,積極進取,並分別在國內或國際數學、作文、知識、演講、唱歌、舞蹈、器樂、書法、繪畫、攝影、科技、體育等比賽中獲得了殊榮,絕大多數同學年年被評為優秀少先隊員、三好學生。他們的成長過程,不僅對少年兒童如何立誌成才很有啟發,而且對少年兒童教育工作者和家長怎樣誘導孩子更好地進步很有幫助。
全書分為代序、樂壇春芽、舞蹈童星、書壇新秀、畫壇幼苗、攝影狀元、未來作家、科苑小花、小小博士、體壇雛鷹、後記。
18·0254/I《蓼草花》
廖奇才著,遼寧民族出版社,1998年11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該書分為鄉土情思、遊蹤履跡、春花秋月、上下求索、緬懷紀念、詩酒風流、說三道四、情誼無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