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共擁有56個民族,在我國曆法編纂史上漢族使用的陰陽合曆一直占主導地位,但在地域遼闊的少數民族聚居地,由於宗教信仰、風穀習慣的不同,各個民族在長期的曆史發展過程中部刨造了具有本民族特點的天文曆法,例如傣曆,彝曆,藏曆,回曆以及其他一些曆法。無疑它們是中國古曆的一部分,是中華寶庫中的一筆財富,深入地研究和係統地挖掘這些文化遺產是一項十分必要的工作。
1.藏曆
主要聚居在青藏高原一帶的藏族,在公元6世紀以前還處於原始氏族社會,沒有文字記載,那時的藏族人民主要通過觀察天象或者物候來定季節和農時,在《新唐書·葉蕃傳》中曾這們介紹吐蕃的情況:“其四時,以麥熟為歲首。”
公元7世紀初,鬆讚幹布統一了藏族各個部落,在拉薩建立了比原始社會先進的奴隸製,創造了統一的文字和度量衡,同時也加強了同唐王朝的交往,隨著唐文成公主、金城公主的相繼進藏,兩個民族的文化交流日漸頻繁。中原地區的漢族曆法也隨之傳入了西藏,使得藏曆逐漸發展和完善起來。藏曆直到目前為止仍在行用,在拉薩每年都出版《藏曆》曆書,編算曆書的機構,藏語稱作“門仔康”,就是“醫算局”的意思,這是因為以前編曆機構與醫院合在一起的緣故,這個編曆機構始建於公元1916年,大約每十年推算一次曆書。
關於藏曆的紀元,經專家們最後認證是從公元1027年起算,它與漢曆一樣,也使用於支紀年法,隻不過變換了形式,藏曆以“陰陽”與“木、火、土、金、水”五行相配來代替十個天幹,前一字屬陽,後一字屬陰,其對應關係為:
十幹: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五行:木陽木陰火陽火陰土陽土陰金陽金陰水陽水陰藏曆還以十二生肖代替十二地支,即子為鼠,醜為牛,寅為虎,卯為兔,辰為龍,巳為蛇,午為馬,未為羊,申為猴,酉為雞,戌為狗,亥為豬。這兩種方法配合使用,形成了60年為一周期的循環,按這種對應關係,藏曆的木陽鼠年為農曆甲子年,木陰牛年為乙醜年,金陰牛年為農曆辛醜年,水陽虎年為壬寅年。在藏曆中五行的陰陽又可以分作女、男,因此金陰牛年,又叫作金女牛年,水陽虎年又叫作水男虎年。
在古代,西藏將一年分為四季,一季分為大、中、小三個月。公元7世紀中原曆法傳人西藏後,則采用數序紀月,如一月,二月,三月等等。公元11世紀後,受到印度曆法的影響,則用望夜月亮所在二十八宿來作為月名表示,農曆的一月,藏曆中稱為水中月,以後依次二月為宿滿月,三月為角宿月,四月為氐宿月、五月為心宿月、六月為箕宿月、七月為牛宿月、八月為室宿月、九月為婁宿月、十月為昴宿月、十一月為嘴宿月、十二月為鬼宿月。公元13世紀後,就不采用這種記月方法了。
藏曆因以漢族曆法為模式,采用的是陰陽合曆,年為太陽年,月為朔望月,每年分為十二個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以寅月(正月)為歲首。但它的置閏方法與漢曆不同,平均三十二個半月置閏一次,在月序上與漢曆常有一月之差。藏曆重視“定望”,不重視“定期”,十五這一天月麵一定要是圓圓的,而朔日則不一定是在每月的初一,因此藏曆漢族農曆每月日序也有一天之差,比如公元1957年藏曆火雞年正月初一,就相當於農曆丁酉年正月初二。
藏曆中亦有七日星期周的製度,且用日、月、五星來命名,其對應關係為:七曜:日月火水木金土星期:日一二三四五六
藏曆中還有一種通用的方法。就是名義上每月都為30天,這樣必然會出現“空白”或“重日”的現象,每月最後一天雖然都是30天,實際上卻月可能隻有29天。
藏曆中亦有避“凶日”,重“吉日”之說,“重日”多屬於“吉日”,“空日”多屬於“凶日”,比如某月初二是“吉日”,初三是“凶日”,則將初三取消,改稱為初二,這個月就有兩個初二日,初二過後直接就是初四了。當然這明顯地具有宗教迷信的色彩。並不是藏曆的主流。
藏曆中還包含著許多其他天文學的內容,如對金、木、水、火、土五行星的運行,日、月食的推算等等,甚至還能對西藏地區的天氣作中長期的預報,反映出藏曆與當地農牧業生的緊密聯係,總之藏曆十分適合於西藏本地的情況,具有很強的生命力。
2·回曆
回曆又叫回回曆,為伊斯蘭教祖穆罕默德所創製,它是世界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通用的曆法。相傳是伊斯蘭教教祖穆罕默德於公元622年刨製的。回曆的紀元又被稱作“希誌來”,本義是遷徙的意思。
在我國很長一段曆史時期內,回回曆曾產生過相當的影響和作用。元朝初年,忽必烈曾頒行過回回曆,並設立了回回司天監和回回司天台,明代司天監裏專設有回回曆科,在清初的十多年中,回回曆科在欽天監中仍占有一席之地。
回曆並不純粹是陰曆,它有太陽年(宮分年)和太陰年(月份年)兩種。太陽年主要用來表示耕種收獲的日程;太陰年則主要供曆史紀年和宗教祭祀之用。由於伊斯蘭教的各種宗教儀式的舉行都要依據月亮的圓缺變化而定,因此十分重視“太陰曆”,一般所稱的回曆都是指太陰曆,它是目前國際間通用的唯一的純陰曆。
太陽年以月亮圓缺一次為一個月;以初見新月的那天作為每月的第一天,常比朔日遲一至二天。也就是說合朔之日不在初一,月圓之日不在十五,要想準確地知道月相變化,需査找曆書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