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

林嵩

大丈夫不拾唾餘,時把海濤清肺腑;

士君子豈依籬下,敢將台閣占山巔。

林嵩(850?~?),字神降,唐赤岸(今福建霞浦)人。唐乾符進士。官至金州刺史。清嘉慶《福鼎縣誌》載,唐鹹通間,林嵩自築草堂在太姥東山。金州刺史任上,自題此聯。大丈夫:指有節氣、有作為、有氣節的男子。《孟子?滕文公下》:“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不拾唾餘:不蹈襲別人的言論或見解。唾餘,比喻別人的一些言論或意見。士君子:舊指有節操有學問的人。依籬下:即寄人籬下,此喻依附別人,不能自立。台閣:代指草堂。

上聯說修養。一個“不”字,強調獨具隻眼,不同流俗。福鼎近海,時把海濤清肺腑,借景抒懷。“肺腑”,比喻內心。一個“清”字,表達經常注重修養,使精神境界純淨的美好願望。下聯表誌向。“敢將台閣占山巔”,抒發積極向上的誌向。此聯或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懷,相互映帶,尤顯大丈夫、士君子雄風。

題怪石

王感化

草中識認將軍虎;

山上曾為道士羊。

清《福建通誌·伶官傳》引北宋馬令《南唐書詩話類編》雲,五代南唐建州(今福建建甌)伶人王感化(869?~?),此題怪石聯。

上聯謂將軍誤認草中怪石為虎。《韓詩外傳》卷六載周代楚國人熊渠子夜行,見躺在地上的石頭,以為是老虎伏在那裏,猛力彎弓射之,竟將箭羽射進石內。《漢書》中,李廣亦有類似故事。下聯謂山中的怪石被叱起而成萬頭羊。《神仙傳·黃初平》記,漢時黃初平年十五牧羊,隨一道士入金華山石室中,四十餘年不複念家。後被其兄尋得,問其羊群何在,初平答曰,近在山之東麵。其兄隻見那裏白石累累。初平乃叱曰:“羊起。”於是石頭皆變為數萬頭羊。此聯用典詠怪石,化靜為動,栩栩如生。

題扇

範質

大暑去酷吏;

清風來故人。

範質(911~964),字文素,五代大名宗城(今河北威縣東)人。後唐長興進士。參知樞密院,封魯國公。宋文瑩《玉壺清話》載,範質遁跡民間時題此聯,近人以為是迄今最早的扇聯。大暑:二十四氣節之一,天氣酷熱,常需揮扇拂暑。清風:清涼之風。亦指高潔之風。一語雙關。

上聯言除殘。聯語說扇的功用卻強調“去酷吏”,可見酷吏害民甚於酷暑。下聯說守廉。將清風引以為故友,表明廉介自持的心誌。範質後官居高位,身歿,家無餘資,有“清風宰相”之稱。此聯切扇的功用生發,且以大暑比酷吏,清風喻故人,一“去”一“來”,見其旨要。

桃符

孟昶新

年納餘慶;

嘉節號長春。

《蜀檮杌》載:公元964年除夕,後蜀孟昶命學士辛寅遜題桃符板於寢門,以其詞非工,乃自命筆題此聯。孟昶(919~965),初名仁讚,字保元,邢州龍岡(今河北邢台西南)人,五代時後蜀國君。公元934~965年在位。北宋建隆四年(963)歸宋。封秦國公,卒諡恭孝。桃符:古俗元旦用桃木板寫神荼、鬱壘二神名,懸掛門旁,以為壓邪。五代西蜀宮內,開始在桃符上題聯語。後以桃符為春聯的別名。納:享有。餘慶:先代的遺澤。《易·坤?文言》:“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嘉節,美好的節日。號:稱。長春:即立春。為與“餘慶”相對而易字。

相傳此為我國最早的春聯。是年立春與元旦正好同一日。孟昶題此聯才十日,宋即滅蜀,命呂餘慶為成都知府。宋太祖趙匡胤於建隆元年(960),將每年二月初六日自己的生日定為“長春節”。“餘慶”、“長春”,被附會為宋滅後蜀先兆,實乃巧合。

應答

張景新

粟米炊魚子飯;

嫩冬瓜煮鱉裙羹。

《堅瓠集》載,張景隱居不仕,宋仁宗召見,問張景平日所食何物,張景答以聯雲雲。張景(974?~?),字晦之,北宋江寧府公安(今屬湖北)人。曆任房州文學參軍,後攝理真州。有《洪氾王霸論》。魚子飯:即粟米飯,因粟米外形與魚子相似,故稱。其實粟米飯為粗米飯。《宋書?宗愨傳》:“鄉人庾業,家甚富豪,方丈之膳,以待賓客。而愨至,設以菜葅粟飯,謂客曰:‘宗軍人,慣噉粗食。’”鱉裙羹:即用冬瓜燒的羹。因鱉身上周邊的肉與冬瓜顏色相近,故戲稱為“鱉裙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