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血要塞,這是位於南蜀國和南黎國之間為數不多的關隘之一,正是因為這座要塞的存在,才保證了南蜀國泗州南部的安寧,進而保證了整個泗州乃至南蜀國大部分人地區的安寧!
在這座要塞的南部,是讓人聞之變色的十萬魔山,居住在那裏的人基本上沒有一個是真正的良善之輩,因為那裏天天爆發著種種的衝突,陰謀與背叛,死亡與殺戮是這裏的主題曲!
在這片加起來堪比南蜀、河越二國麵積之和的廣袤土地上,除了時代以部落形式居住的蠻人之外,還有大量數千年前逃難至此的邪道勢力,二者相輔相成的統治著這片恐怖的大地!
南黎六州三十七府,而與南蜀國接壤的就是最北端的昂、融二州,尤其是融州因為在其北部有一座用南蜀人鮮血和榮耀澆灌起來的要塞——鐵血要塞存在,所以一向是南黎人眼中的肉中刺、眼中釘!更是讓南黎人損失慘重的一台絞肉機!
可惜的是數千年來,無論南黎國用什麼辦法,都無法從南蜀人手中奪過它!
曾經最為慘烈的一次,是在二千六百年前,南黎國不宣而戰,利用當時南蜀國國內老皇帝剛剛“意外”過世,而數位有資格的皇位繼承人竟然各自帶著一幫人互相攻伐!趁這個難得的好機會南黎人讓整個鐵血要塞除了他中央的城中城外,盡數淪喪在他們的鐵蹄之下!
不過好在當時十大門派出麵調停,最後幾位有資格的皇位繼承人約定,誰能最後光複鐵血要塞,那麼南蜀國下一任的皇帝之位就是誰的!
在這期間,所有人都不得對其他人下絆子,不然取消競爭皇位的資格,這一點由十大門派和當時雲都中所有大家族共同監督,這就是南蜀國曆史上著名的一次事件“六月約定”!
它標誌的是南蜀皇室的崛起!
在這之後,那六位皇子不得不表現上同心協力,然後共同與十大門派等力量彙成一股,在耗費了無比慘痛的代價後,加上另一麵河越國配合性的施壓下,才迫使當時的南黎退兵!
光複鐵血要塞一戰,在最為白熱化的時候,幾乎是達到了寸土必爭的地步,不說究竟有多少普通士兵陣亡,單單說十大門派這樣的頂級勢力戰後整體實力都倒退了三百年之久!
而且南蜀朝廷一邊上層的傷亡就大到幾乎讓人無法接受的程度!
首先,原來的鐵血要塞總指揮,當時南蜀國六大公爵之一的魯國公在戰役最後以金丹大圓滿的實力自爆重創對方以為嬰境老怪,當時那位魯國公一死,直接導致家族勢力衰落!
那位魯國公剩下是唯一一位後代,他的小孫子在數十年後也因為卷進一次大案件中,被當時的皇帝直接削去了所有的爵位和榮耀,將之降為一介平民,算是一擼到底!
更為古怪的是在數年後,魯國公一脈更是失去了最後的子嗣,在數十載後,魯家就從世人的眼中徹底消失,使其徹底失去了最後一絲崛起的希望!
事實上,不少人事後都很懷疑那是一個針對性的魯國公一脈的陰謀!
但是缺乏關鍵證據,更不知道其中有什麼隱秘,所以最後這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其次另外三個公爵,八位實權伯爵的後裔都有人身死!
然後原本救援鐵血要塞的六位皇子在戰爭中不幸中了對方圈套!
雖然在最後的身死關頭他們都放下的各自之間的恩怨,攜手抗敵,但是還是有三位皇子在那次圈套中喪生,剩下來的三位當中有一位永遠的失去了下半身!一位失去了右臂!
最後一位皇子七皇子因為長時間使用了禁法,從此成為一介凡人,失去了實力!
這一情況直接導致最後在成為真正殘廢的二位皇子支持下,那位七皇子成為南蜀皇帝!
不過因為當初大戰落下的病根,和淪為手無縛雞之力的凡人,在當了不到三十載的皇帝後,那位在後世被大力推崇的南蜀皇帝也就駕鶴西去了!
除了那位南蜀皇帝在位期間輕徭薄賦,厲行儉約,讓老百姓休養生息,並且大力打擊各種各樣的犯罪分子,在那位在位的後期基本上國內看不到什麼所謂的山賊、強盜!
這些措施使之後的南蜀國得以在數十年內基本上緩過氣,百姓豐衣足食,夜不閉戶,道不拾遺,出現了一片欣欣向榮的升平景象。
另外那位皇帝在世的時候,留下了一條訓示,日後曆代皇帝必須在即位六十年前退位!
而且在即位三十年內,必須預防出事立下皇儲,顯然這是為了防備當年之禍!
要知道在這之前一般南蜀皇帝都是即位百載之後才退位,其中不乏做到老死的!
基本上那個時代老皇帝死後,即位的兒子都超過半百年紀了!
事實上除了這些之外,南蜀國當時雲都貴族無論大小,幾乎在戰後家家帶喪!
這足以可見當時的情況之慘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