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班主任將同學們和老師捐的一萬多元善款.,交到傲心的手裏。班主任知道這些錢還是解決不上根本的問題。她給傲心出了個主意:義賣。
老師口中的義賣是指:讓傲心向朋友、同學、親人、村民、小夥伴等等,求他們將不需要的、、用不上的物品捐獻出來,然後到大街去賣。購買的人在被告知義賣的原因後,可自願給個價格。
傲心賤行了老師的主意。她手巧,編得一手好“中國結”。就將平時編的全找出來,又向認識的人,遠的近的,老的小的,挨家挨戶去尋求幫忙捐出家裏用不上的東西,最後她將收集到的物品拿到往來路人頻繁的公路邊,去義賣。將弟弟的情況寫清楚,以示義賣的背景。賣件愛心物品,給個自願價。
圍觀的人不少,有的說這是在騙取他人的同情心;有的隨便拿件東西給了錢;更多的是看熱鬧的。
人群中有一大姐姐,長的知性,她是NGO組織的一名網站記者。她了解了傲心義賣的原因後,錄製下現場,準備核實事情真相後,發動“網上愛心接力”。
而大路上,這時路過一輛名牌車。車後座,坐著的是一中壯年老板,他不是別人,是王午明的叔叔,王家行——王家行,90年代初,離開王屋村,去廈門找朋友學做生意,一直是財源滾滾。新世紀初,回縣辦了一家大公司,主要經營餅幹和牛奶花生。不到五年光景,旗下已有五六家分廠,還獲得了“縣龍頭企業”標稱、“省馳名商標”,等政府頒發的榮譽證書。身家過億。不過,他沒有男丁,而他哥,王家信(王午明的父親)卻聽民間傳說是在替他坐牢。
王家行透過半開的車窗,見路邊那處圍著不少人。發生什麼事?他就多瞄了兩眼,透過人群夾縫,他看見傲心的臉。第一眼,他就心生熟悉感,在哪曾相識?王家行因此讓駕駛員放慢車步,這才看的更清楚:那少女長的太像他自己小孩時候的模樣了。這讓他想起了一件悔恨當初的事,他心生衝動,讓駛機靠停,下了車,直接往人群這邊來。
人群裏突然擠進一開道的中年人,後麵走著王家行。大家見王家行西裝革履,氣度不凡,紛紛將目光掃過來。傲心也看過來,第一眼見的王家行,心中莫名地升騰起一股強烈的親切感,望眼欲穿地望著王家行。
王家行也覺得在傲心身上有種很親切的感覺。他們默默地望著彼此,良久不見眼皮動一下。是那NGO大姐姐攪醒了王家行,“這位先生,你這身著裝價值不菲!是不是也來獻些愛心,幫幫這少女的弟弟度過難關啊!”口氣有些許不和諧。
王家行這才回過神來,對著那姐姐說。“你們是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