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座小城,城的西側有一座山,因為太陽每天落在這座山的後麵,於是城裏的人們給這座山起了個名字,叫“落陽山”。
落陽山下,住著唯一的一戶人家,家中隻有母子二人,老母年事已高,兒子二十出頭,父親早逝,家境貧寒,孤兒寡母,相依為命,靠兒子打柴,賣柴度日。他從小沒有名字,城裏常買柴的人們習慣地稱他為“落陽”。
一天,落陽在山上打完了柴躺在道邊的草地上休息,忽然隨風襲來一陣清香,落陽循香望去,隻見數朵巴掌大的豔麗無比的花朵,在微風中搖曳,其中一朵足有草帽大小,嬌豔奪目,惹人喜愛,落陽不由得呆呆地看出了神。從那以後,每天打完了柴都要看一看這朵花。無論多疲勞,隻要一看到它,心情就愉快。一天看不到,整天都會覺得無精打采,時間一久,仿佛花也有感情一樣,落陽不來它就低著頭,看落陽一來,老遠點頭示意。
這一年,天大旱,幾個月不下雨,遍山的花草眼看漸漸地枯萎了,隻有這朵大花還在勉強支撐著,漸漸它的葉子也有些枯黃了,眼看這朵嬌豔的鮮花也要枯死了。
落陽真是心急如焚,可是在山上到處找不到水源,原來離這兒不遠的地方有條瀑布,現在也早已幹涸了。實在沒了辦法,回家以後就把這事兒對老母說了。母親聽了以後說:“何不把井水背上山去呢?”落陽聽了眼前一亮,說:“對呀。”
這口井還是當年落陽的父親與一些窮兄弟們打的,井很深而且位置選的也好,無論是到什麼年景,井水總是清清的、滿滿的。於是落陽就每天從山下自己家的井裏打一桶水,蓋上蓋子,綁上繩子,背在背上爬山過橋來澆灌它。有一次爬坡時,剛上一半就連桶帶人滾了下去,把木桶摔了個洞,落陽顧不得傷痛,忙用衣服堵住破洞,結果還是撒了一半。
就這樣終於熬過了可怕的旱季。第二年遍山的鮮花競相開放,比頭一年更加茂盛,仿佛是為落陽而開。
一天落陽到城裏賣柴,在城門口遇到一位老者,這老者胡須一直垂到腳麵,兩道白色的長眉一直耷拉到耳根,在城門口的一塊石頭上坐著,好像在專門等他,見落陽走來,老遠就站起身打招呼:“喂,小夥子,看你滿麵紅光一定交好運了吧?”落陽說:“一個窮賣柴的有什麼好運好交啊?”
老者說:“話不能這麼說,你的名字不錯,‘落陽’,可惜‘落’字不好,不要叫降落的落,應改為‘洛水’的‘洛’,洛水出洛神,這樣改必有仙子與你相近。”老者說完出城門不見了。落陽將信將疑。心想,改了也好,免得落日夕陽,總有一種好景不長的感覺。於是從此以後就改名為“洛陽”。
一天黃昏,洛陽賣完柴回來,太陽已經落到落陽山的後麵,但天色卻還沒有完全黑下來。深藍色的天空像一潭清水,清澈透明。洛陽吃了晚飯後準備早點安歇,這時門口有人敲門,是誰這麼晚了來敲門呢?洛陽尋思:也許是過路的,見天色已晚,想找個落腳地吧。
於是打開了門,隻見一個丫環模樣的小姑娘,頭的兩側盤著發髻,前額上還梳了兩條小辮,上身穿黑色小襖,下身穿帶黑色橫條紋的黃色長裙子。說出話來很好聽:
“洛陽相公,我家小姐請你去一趟。”
“你家小姐是誰?找我幹什麼?”
“你去了就知道了。”
於是洛陽就跟著小姑娘向山裏走來,越走越覺得奇怪,平日打柴沒見山裏有人家,怎麼能有什麼小姐呢?這時小姑娘向那朵花的方向走去,洛陽更加奇怪了,來到花前站住了。
洛陽問:“你家小姐在哪兒呢?”
“就在這兒。”
洛陽愣住了,心想:“這裏也沒有人家房屋,怎麼住呢?”
隻見小姑娘對那朵花叫道:“牡丹小姐,相公請到了。”
這朵花的花瓣聞聲向外展開,漸漸地露出了花蕊,洛陽更加奇怪了,平日沒注意,敢情這朵花的花蕊,不是朵花蕊而是一座庭院,青堂瓦舍籬笆牆,好一處幽雅的世外桃源!洛陽看呆了,這時隻見院門開處嫋娜地走出一位端莊貌美的少女,眨眼間已站到麵前,與真人一樣大小,洛陽簡直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以為是在做夢,可偷偷地捏了自己一把又覺得很疼,那少女來到洛陽麵前深施一禮,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