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二、老三滿口答應了,還發誓說:“誰背信負約,就遭千刀萬剮。”

三人分手時,老二、老三都興高采烈的,隻有老大心裏感到很難過,還流了很多眼淚。

老大向北走去。走了半個多月,找到了一塊地方。周圍是山,山上有茂密的樹木和竹林,中間是一片非常肥沃的土地;土地上橫著幾條小溪,還有無數口大大小小的池塘。老大一看很中意,心想:這地方再好不過了,靠山有樹,不愁沒柴燒,土肥不愁不長糧食;池塘可以養魚;小溪不愁缺水。於是,他就在那兒居住下來,開始辛勤地耕地、播種。他天天盼望著日子快些過去,到明年約定的日子,好去把老二,老三接來一塊兒居住。

老二向南方走去,走了半個多月,東挑西選都不中意,後來才找到一片斜斜的坡地。他一看,這坡地泥土很厚,也很肥。坡地下麵是一片窪地,裏麵積滿了水,還長著許多蘆葦。他心裏非常高興,認為這地方再好也沒有了,既不怕天旱,又不怕水淹。於是,他就在那裏住了下來。

老三向西走去,也走了半個多月,這裏那裏都不稱心,最後找到了一片土坎,土也很肥很厚。土坎下麵是一大坡梯田。他高興極了,認為這是一個好地方,就在那裏住了下來。

日子過得很快,三人約會的時間快到了。老二心想:我好容易才找到這麼好的一塊坡地,如果去把老大、老三接來,我就得給他們讓出一部分土地,那我怎麼能夠哇!我不去,反正他們也找不到我。

老三心想:老大、老二找到的地方,未必會比我找到的這塊好,找他們來,就會白白地被占去一大半地方。我不去,反正他們也找不到我。

老二、老三都不願意去赴約。隻有老大一個人帶著幹糧,高高興興地去了。他在路上走了半個多月,才走到那個岔路口,就在石頭上坐著等老二、老三。

他眼巴巴地等了一天,不見他們來。老大心想:也許路遠趕不上,明天一定會來的。他就在石頭上睡了一夜。

第二天,他又眼巴巴地等了一天,他們仍然沒有來。老大又在石頭上睡了一夜。

第三天,他又眼巴巴地等了一天,他們仍然沒有來,老大很擔心老二,老三該不會在路上生了病吧?

四天,五天,多少天過去了,老二、老三依然沒有來,老大帶的幹糧都吃完了。為了不失信,他又不能獨個兒回去。他想:“要是我走了,他們來找不到我,一定會難過的,還是等下去吧,終有一天他們會來的。他隻好一麵等,一麵在附近找些野菜來充饑,後來,他就在石頭上搭了一間茅屋,決心在那兒一直等下去。”

一年,兩年,也不知過了多少年,老二、老三都沒有來,老大卻一直等著,從沒有離開過那間茅屋,這樣,過了許多年,老大死了,那塊石頭上長起又粗又大的黃桷樹。這就是老大變的,他死後還遵守著自己的諾言,在那石頭上等著他的負義兄弟。

後來,老二也死了,變成一棵又矮又小的棕樹,人們每年從他身上剝下一層一層的皮來取棕絲。老三也死了,變成了一棵枒枒叉叉的棬子樹,人們每年一刀刀砍下它結滿棬子的枒枝。他們真的都應了誓:一個遭“千刀”,一個遭“萬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