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6年,依舊是天下大亂,三國鼎立鼎立的局勢,此時距曹丕登基以過的數年,這一年注定是讓曆史重寫的一年,在劉備伐吳時,曹丕看出劉備要失敗,但不聽謀士賈詡、劉曄之言,偏要坐山觀虎鬥,事後又起兵伐吳,結果被徐盛火攻擊敗。回洛陽後,曹丕大病,鬱鬱而終。臨終前托付曹睿給曹真、司馬懿等人,終年四十歲,可憐一代逆命而為的梟雄,踏著燕歌行便如此的英年早逝了。
卻是說曹丕在終結了自己的戎馬生涯之後,並未昏昏噩噩的當真死去,靈魂在離開皮囊之後,遊走於天地間三日碰得一道人,卻是見此人披頭散發,囚首垢麵的樣子,見了曹丕之後便笑曰:你來啦!言語之中所帶的歡喜之色,不絕於臉。
曹丕在聽此言之後大驚,問道“道長可認識我?”
賴道人聽罷眉飛色舞般笑道“天下間不識曹子桓之人,便枉為人!”
曹丕在聽罷之後更覺奇怪,心中暗自思道,自己與此人素昧平生,怎麼識得自己,但又見此人雖是一張其貌不揚,蓬頭垢麵之臉,然眉宇間卻流露出淡淡的英氣,讓人不能小覷,便又笑道“道長所等之人可是曹丕?”
道長朗聲大笑“正是!”
“既是如此,卻不知道長有何見教!”曹丕見賴道長說的認真便也仔細詢問道。
賴道長在聽完曹丕之言後,沉默的片刻,盯著曹丕之臉詳細端詳了盞茶時間便又笑道“好一個風度翩翩,一表人才的曹子桓,你雖以結束金戈鐵馬,煮酒論劍的生活,然你的命不在與此,天帝知你從此處經過便讓小道前來等候。”
曹丕在聽罷賴道長之言後更加的不解,一副目瞪口呆之勢看著賴道長,隻盼的他早日說出機密之事。
然賴道長卻是一副看穿了曹丕所思之勢笑著問道“子桓,可有心事未了?”
曹丕聽罷不覺一怔,心中尋思自己有何心事為了,遙想了半日終於緩緩而道“兒女私情與我早如過往煙雲,不提也罷,子桓心中唯一遺憾之事便是未能統一中土,讓黎民百姓身處水深火熱之中,每每想到此處便覺愧對天地,世人皆道我曹丕為人凶狠奸詐,為奪皇位逼父殺兄,卻不是我是真心憂慮百姓。丕心中唯一所想便是早日一統中原,免除戰事,讓百姓們過上男耕女織的日子,隻可惜努力半世終是無功而退,實在愧對九泉之下的父親大人,愧對黎民百姓。”說道此處曹丕眼中竟以慢慢溢出淚水,一副憂慮天下人的心態慢慢的浮現。
賴道人在聽罷曹丕之言,心裏暗思“看來世人皆冤枉曹子桓了!”聽的曹丕所說之話心中竟然微微的顫抖,有些悲傷,便洋裝笑道“子桓不必憂慮,天帝命我再次等候子桓便是有一事相助。”
曹丕聽得賴道長之言頓時大喜,迫不及待便道“卻不知道人所助之事,究竟為何事了。”
賴道人笑道“子桓不必過急,天帝讓我再次等候雖是助你,然隻是讓我交其兩樣東西給你。”說罷也不等的曹丕在說什麼,竟然從背後掏出一本古色古香的書籍和一個鏽跡斑斑的戒指遞與曹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