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2月1日)
中央決定對經濟工作實行進一步調整的方針,而抓緊對幹部和工人的培訓,則是貫徹落實這一方針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要利用調整的有利時機,逐步地、有計劃地把職工的正規培訓工作開展起來,把人才培養、智力開發的工作提到議事日程上來。這是搞好國民經濟調整和實現四化的戰略任務。
1.抓好工交係統各級領導幹部的培訓。去年12月,在國家經委召開的幹部教育工作會議上,製定了1981年工交係統縣屬以上企業領導幹部培訓規劃,要求今年內把縣屬以上企業領導幹部輪訓一遍;少數培訓進度較慢的地區和部門,也要把主要領導幹部輪訓完畢。培訓內容包括經濟理論和黨的經濟工作方針政策,以及工業管理、企業管理的基本知識。還要學《學習馬克思關於再生產的理論》、《陳雲同誌文稿選編》和薛暮橋同誌的《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問題研究》三本書。此外,還要在總結自己經驗的基礎上,有重點地學習和借鑒國外先進的管理知識和管理技術。在普遍輪訓現有企業領導幹部的同時,要有計劃、有重點地選拔一批具有一定政治文化業務基礎的中青年幹部,到高等院校或通過其他形式進修深造,培養具有現代化管理知識的企業領導幹部。
2.加強對企業基層幹部的培訓。企業基層幹部是指車間主任和工段長。他們是生產第一線的指揮員,既要懂生產,又要會管理,還要善於做人的工作。沒有生產一線高水平的指揮員,是難以帶出高水平的職工隊伍的。這部分幹部水平提高了,才有可能建立起生產第一線的工作秩序,企業管理的各項要求才能落到實處。因此,要加強對這一層次幹部政治的、文化的和有關專業技能的培訓,以勝任工作。為此,要針對行業特點和企業特點,製定一些基層幹部的標準、培訓要求和考核辦法。
3.做好技術人員和專業管理人員培訓工作。對“文化大革命”期間畢業的大學生、中專生,要創造條件補好基礎課;工程師和經濟師除了要熟悉本專業的知識和技能外,有條件的還要求掌握好一門外語。對於當前加強企業管理所急需的,如財務、計劃、統計、勞動工資、質量管理等各類專業人員,應由企業組織短期培訓來解決。鑒於絕大多數管理人員都未經過專業訓練,一些有條件的大型企業應爭取兩年內把各類專業管理人員輪訓一遍。
4.關於工人的培訓。首先要抓好青年工人的教育,新工人一入廠就要立好規矩,進行全麵教育,其中包括政治思想教育、技術教育、安全教育、紀律教育、職業道德教育和文明禮貌教育等。並要經過考試合格後才能上崗位,不合格者要補課。所有企業都要在兩三年內掃除青壯年職工中的文盲、半文盲;對雖有初中畢業文憑但無相應實際文化水平的也要進行補課。對工人的技能訓練要嚴格按照工人技術等級標準規定的應知應會進行培訓,使他們熟練地擔任起自己的崗位工作。
上述要求要認真落實,每個企業應當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作出切實可行的規劃和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