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五,是李峮定下的立後之日。而在此之前幾日,立後大典實際上便已經開始了。
所謂禮不可廢,決定立後之後,便命禮部侍郎周雲充奉迎使,兵部尚書方凡充發策使,戶部尚書王衛泉充告期使,大學士張光泉充納成使,禮部尚書崔延充納吉使,右丞相梁濤充納采問名使。六禮分司,各有專職。
正使以外再設副使,以依鸞宮為皇後行第,先納采問名,然後納吉納成告期。
紛紛擾擾到了十五這天,宮中禮儀盡出,中和韶樂設在宣平門外,丹陛大樂設在太和門內,法駕鹵簿陳設在乾坤殿丹陛及庭院內,“女樂”則分設在禦龍宮後麵和棲鳳宮前麵。
文武百官俱已入朝,分列東西,因為此次立後大典牽扯了太多瓜葛,人人麵上皆是一臉凝重。不多時,清鞭三響,鼓樂聲起,李峮頭戴珠冕,身著金龍皇袍,隆重升朝。
眾人急忙叩頭,行“三跪九叩”大禮,三呼萬歲,聲可動天。
李峮入座,司禮太監大呼“起——”,眾人方才起身,各自歸位。周雲手捧著迎親和冊立皇後用的節、證書、金印等,奉上與他,置於禦案。他一一看過,方令王德宣諭道:“今封唐氏為皇後,爾等可持節展禮,不得有誤。”
眾人再拜。周雲躬身出列,王德捧過冊、寶,交予他。他恭謹接過,百官再拜,才拜辭出殿,來至依鸞宮。
皇後儀仗已經陳設在宮門之外,皇後禮輿以杏黃緞子帷幔覆上,金色鳳凰振翅欲飛。花永誌既認了水笙做幹女兒,便成了國丈,此時早已恭候在偏殿中。
自有禮官引了周雲進去,周雲道:“周雲奉製,以今吉辰,率職奉迎。”
花永誌跪拜道:“臣謹奉典製。”
於是周雲偕同花永誌一起出了偏殿,來至正廳。早有內侍候在門口,周雲又道:“今月十五吉時,臣周雲等承製,率職奉迎。”
內侍道:“周大人請稍候,容奴才稟報。”說罷轉身走入門內。
司言立於門內階前,內侍通傳於她,她再稟報尚儀。尚儀於是入內,呈稟水笙。
水笙早已準備停當,端坐椅中。頭戴金鳳後冠,身著大紅燙金霞帔,胭脂紅粉,珠玉環身,高貴典雅,氣勢非凡。
輕啟檀口,水笙道:“宣。”
於是尚儀出門複命,周雲等人魚貫而入,來至堂前。
先行跪拜大禮,周雲起身後道:“臣奉製,恭奉冊寶。”說著捧出立後的金冊、金印、寶書。
水笙站了起來,緩緩走下殿階,對著金冊、金印等跪拜道:“臣妾恭受冊寶。”言畢雙手接過,交予身邊內侍。
周雲等人於是跪辭,水笙則返回廳內。
受過冊印,她便可說已經成為皇後了,頓時百感交集,難以細述。回頭看著紅漆盤上,錦帛鋪墊的皇後金印,那金燦燦的顏色,晃花了人的眼,也侵染了人的心。
“咳,咳!”內侍咳嗽兩聲,喚回她的神智,方發覺花永誌已經來到階前。
這個男人,自己殺死了他的女兒,他卻又成為自己的便宜父親。原本充滿期待的花月顏紅顏薄命,可通過自己他仍然達成了國丈的夢想。對他,該如何評說呢?
旋又想到唐老實,那個憨厚的莊稼人,怕是一輩子也不會知道自己的女兒已經成為一國之後了吧?進了宮,便是與以前完全斷絕,隱山村中的唐水笙已經自這個人間徹底消失。
花永誌神色複雜看著寶座上的女人,那一身的榮華,原本應當屬於自己的女兒花月顏。但事已至此,沒有任何人力可以挽回,他亦別無選擇。
“戒之戒之!夙夜無違命!”僵硬地說完,他轉身而去,緊接著花夫人也從內堂轉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