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級健康者:全年病假六個月以內;
八級健康者:全年病假超過六個月者。
第五節警惕新型疾病的發生和發展
由於人類社會和科學技述突飛猛進的發展,人們的工作方式、勞動方式、生活方式、思維方式、處事方式……即人們追求生存的模式和手段,都和過去不大一樣了,發生了非常大的甚至發生了“質”的變化,有的還大相徑庭。如“勞動”,過去勞動是以體力勞動為主,而且從事體力勞動的人數也最多。在以體力勞動為主的勞動中,又以純體力勞動(不使用機械或機器a為主。現在勞動是以腦力勞動為主,而且從事腦力勞動的人數也最多。在體力勞動中又以機械或機器輔助為主。也就是說勞動包括機械化和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的體力勞動。因此,人們的勞動條件大大改變了。由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突飛猛進的發展,人民群眾衣食住行的條件大大改觀,因生活條件差而致病因素大大減少了。現在的醫療條件、衛生防疫條件和醫療保險條件,比過去都大大增強或提高了,疾病發生的幾率也會大大減少,疾病的治愈率大大增加。
總起來說人們的發病率減少了,疾病的治愈率增加了,人們的健康水平提高了。
前麵所談到的這些變化,對人們的體能和智能的要求會更高。但人群中疾病的種類和種類之間的比例也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尤其是“心理”疾病的出現和發展,“高級”細菌的出現,都不允許我們掉以輕心,必須特別警惕,必須特別應對。
從疾病的“大類”來說,由原來的一種“生理”疾病,派生出另一種“心理”疾病。現在國際上公認的人們的健康有兩項內容,一是身體健康,二是心理健康。據說國際衛生組織1995年提出的口號就是,“心理健康是健康的二分之一”。所以現在對人類的健康,科學的提法是身心健康!
從生理疾病來說,人類過去難治之病隻有“癌症”一種。而“癌症”當前仍屬於不易治愈的病症。這一極易奪去人們健康和生命的惡魔,迄今為止人類不但沒有“治服”,而且發病率還在上升。這一事實充分說明,“癌症”這個惡魔,明目張膽的在向人類挑戰,在向科技挑戰。更可氣的是,“癌症”在向人類、科技挑戰的同時,上世紀80年代初,又出現了難以治愈的“艾滋病”。在當代除了出現難以治愈的和發病率繼續上升的“癌、艾”兩大疾病以外,其他常見病、多發病,如血液病、心腦血管病等,發病率也急劇上升。
人群中間發生的生理疾病,絕大部分都會給人們帶來或多或少的或輕或重的四大惡果。一是悲傷和不幸;二是難過和痛苦;三是影響追求和創造;四是損失財富和時間。因此人們都把疾病看成萬惡之源一有什麼都好,就別有病一是有道理的。
從“心理”疾病來說,過去是沒有這種疾病的,它既不同於生理疾病,也不同於精神疾病。生理疾病和精神疾病都是來源於病毒,而心理疾病應該是由於思維方式和意識活動發生了變異而產生的。心理疾病主要有:抑鬱症、變態症、躁急症、偏激症、妒忌症、衝動症等。除了這些比較嚴重的表現以外,還有一些人對某些事物(如對疾病、對分配、對富有者)產生不理性的看法和態度。雖然沒有形成心理疾病,也應屬於變態心理。長時間不解決,最後也會形成心理疾病。
心理疾病的發生率遠遠低於生理疾病,個別有心理疾病的人,表麵看起來和正常人沒有什麼區別,就是對某些問題的觀點和處理上有問題,甚至有嚴重問題。個別人甚至會產生自殺或害人、打人的念頭。心理疾病從20世紀後期出現並由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以後,也有發展蔓延的趨勢,因此對心理疾病也不能麻痹大意。
第六節防病、治病是人們追求健康的主要手段
追求生存追求利益需要健康的身體,追求健康的身體,除了需要比較好的生活條件和生活環境以外,還需要比較好的醫療條件。因此防病、治病是人們追求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
中華民族在追求生存追求健康的活動中,世世代代都在想方設法,預防疾病、治療疾病和消除疾病。中華民族的先人神農氏,“傳說中農業和醫藥的發明者。相傳遠古人民過著采集漁獵生活,他用木製作耒、耜,教民農業生產。反映中國原始時代由采集漁獵進步到農業的情況。又傳說曾嚐百草,分析藥材,教人治病……~《辭海》1979年版3626頁“神農氏”詞條)。後來又有扁鵲、張仲景、華佗等中華民族曆史上有名的中醫大師。除了曆史上名醫以外,在中國曆史上,各地區各民族也有許許多多的、層出不窮的、一代傳一代的中醫和中醫世家。經過幾千年的探索、研究、錘煉,形成了十分科學、十分先進的中醫學,中藥學。其著作,中醫學的代表作是《皇帝內經》,中藥學的代表作是《本草綱目》。而且中醫都是“治本”的,中藥都是生物的,沒有任何化學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