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筆談:持續發展與地理學[J].地理學報,1994,V0l.49,No.2
[57]錢爭鳴.國民大核算及其功能係統的研究[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2,(12)
[58]楊美麗,胡繼連,呂廣宙.論水資源的資產屬性與資產化管理[J].山東社會科學(濟南),2002,(3),32
[59]李玲,自然資源資產化管理理論對傳統會計的挑戰[J].財會月刊,1998,11
[60]劉昌明,何希吾.中國21世紀水問題方略[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2)
[61]王勇福,鄭浩.對黑河河流域水資源管理模式的探討[J].水利發展研究,2002,(7)
[62]宋鬱東,樊自立,雷誌棟,張發旺.中國黑河河水資源與生態問題研究[M].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367~374
[63]呂忠梅.環境法新視野[M].北京:中國政法出版社,2000,(5)
[64]陳荷生.綜合治理太湖刻不容緩.中國水環境論文集[M].群眾出版社,2000
[65]李曦,熊向陽,雷海章.我國現代水權製度建立的體製障礙分析與改革構想[J].水利發展研究,2002,(4),1~4
[66]張林祥.依法治水,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J].水資源保護,2003,(1)
[67]杜榜清,張孝親,楊崗民.新疆博斯騰湖向黑河河下遊生態應急輸水問題探討[J].西北水資源與水工程,2001,(12),
[68]徐向華.中國立法關係論[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11),237
[69]劉宇光.我國水資源管理體製重塑[D].東北林業大學,2002,
[70]張聯,陳明,曾萬華.法國水環境管理體製[J].世界環境,2000,(3)
[71]吳季鬆.海牙國際水資源會議與國際水資源政策動向[J].世界環境,2000,(3)
[72]許新發,徐日義,黃國金.試論水資源可持續利用與水資源統一管理[J].江西水利科技,2002,(3)
[73]毛曉輝,雷和平.黑河流域可持續水資源管理[J].環境保護,2001,(4)
[74]錢正英.對於塔河流域治理的初步認識[J].中國水利,2000,439(1)
[75]毛曉輝.黑河流域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戰略研究[J].幹旱區地理,200l,(2)
[76]陳東景,徐中民.關於水資源管理的幾個問題的探討[J].幹旱區研究,2001,(1),3
[77]王讓會,遊先祥.西部幹旱區脆弱生態環境研究的進展[J].地球科學進展,2001,16(1)
[78]許有鵬等.黑河盆地水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分析[J].幹旱區研究,2002,(1)
[79]王禮先.植被生態建設與生態用水[J].水土保持研究,2000,7(3)
[80]陳玉娟,管東生,論中國西部大開發戰略中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J].幹旱區資源與環境,200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