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大人,鑽研聖人學說,是為了借鑒,改善和創新,守舊,不知變通,便是腐儒。”

“時代在發展,人類在進步,我尚多位公主是有違社會倫理和婚姻習俗,但那又怎麼了?”

“我為大唐立下了開創先河之功績,還不止一件,打破常規束縛的聖恩,我接受的心安理得。”

“若有功之臣,得不到應有的特殊待遇,那我大唐百姓人人碌碌無為便好,人為利來,人為利往,得不到自己想要的,那又何必努力呢?”

“沒有跳躍性的思維,隻用世俗的眼光看待世界,那麼也就不會出現孔老夫子那樣的聖人了!”

“天下人,愚蠢者居多。”

“敢冒天下之大不韙開創新思想,新概念,曆經千難萬險能夠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的人。”

“他們會被曆史銘記,他們會名垂千古,流芳百世,不會被世人所遺忘。”

“待愚蠢的世人醒悟過來,便尊他們為聖人。”

“在我看來,聖人是可悲可歎可憐的,他們奉獻一生,仙逝許久之後,才能獲得他們應有的榮光,這都是因為,世人往往愚蠢而不自知。”

“愚蠢的世人,長著腦子,卻不具備思考的能力,無知的他們,接受不了新的事物,隻是覺得他們所認知的,所能接受的,才是真正正確的。”

“我不是聖人,也不想做聖人。”

“誰要是再想阻攔我尚公主,亦是如同殺父之仇,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你若不死,便不休。”

“孔大人,您可不要做那百無一用的腐儒啊!”

“我輩儒生,不畏生死,錚錚鐵骨,文武雙全,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

達者為師,孔穎達對著長孫衝深深一拜,不怒反喜,仿佛找到了人生的真諦,激動說道:“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鑽研聖人學說,是為了借鑒,改善和創新,多謝長孫駙馬提點,老夫受教了。”

群臣、李世民皆是狐疑震驚的盯著長孫衝看,炸裂的身材,不俗的學識,到底是長孫衝一直以來都在藏拙,還是長孫衝背後有高人指點。

不過想想長孫衝的性格,一切就都明悟了。

學識淵博,滿腹經綸,卻心無大誌,高官厚祿,千古留名,都不是他所稀罕的。

而他隻想著尚公主,過驕奢淫逸的安穩生活,人雖未入朝堂,但成就卻超越大多朝臣。

李世民親自為長孫衝龍飛鳳舞的抄錄至理名言,他細細品味,都覺得收獲頗豐,靈魂得到了升華,腦海中有了許多新的奇思妙想。

長孫衝對著孔穎達躬身回禮,敬重道:“提點不敢,是小子口出狂言,孟浪了,孔大人您不要介懷才是。”

無論什麼時候,儒家子弟的人設不能丟。

大佬們看著長孫衝的一舉一動,紛紛流露出欣賞之色,年輕人不驕不躁,彬彬有禮,再想想他們家的逆子,對此之下,回去必須得揍一頓。

“看來,長孫駙馬尚多位公主,是無人有異議了,那麼這件事情,就這麼過去了。”

這時,李世民威嚴的聲音響起,武將們不舍的,從長孫衝背後的“德”字上,移開目光。

他們很想再請教一下,如何在背後煉字。

想想剛才長孫衝說的話,以德服人,多霸氣,道理講不通,衣袍一褪,直接和你講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