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6搏鬥,人與野人(1 / 3)

戰鬥基本結束,狼群和野人的進攻完全被打退。這是誰也想不到的,在剛剛開戰的時候,誰都以為今天要完蛋了,尤其是法官,他根本就沒想過會贏的。他就是個混蛋,隻會用那種殘酷的法律,其餘的人間世事,他什麼都不明白。野人都死去了,屍體鋪滿了沙丘,隻剩頭領在和張敖決鬥。法官不明白張敖是怎麼回事,一槍打死不是很好嗎?為什麼要費這麼大的力氣去和這頭蠻牛決鬥?看著野人鋼鐵般的牙齒咬向張敖的喉嚨,所有人都驚叫起來,陳正揚還拿起了機槍,準備把野人放到,可是張敖在危急時刻,還是告戒他們,不許開槍。“都別動,老子還應付的了。”他的嘴比野人的牙還要硬。野人提著他的腿,把他抬個很高,他的喉嚨正好對準了野人的牙齒,一口下來,他的喉嚨就會被咬斷。

張敖情急之下,隻好用雙手卡住了野人頭領的脖子,想把這頭蠻牛推回去。他的下身被野人提著,雙手又用著力,身子已經彎成了弓。可他那是蠻牛的對手?他真後悔不該去逞英雄的,一槍把這混蛋放倒多好?“老子開槍了?”龍剛急著喊。“不用,老子還不至於輸給他的。”張敖憋著氣說。張敖倒不是逞什麼英雄,他是想練練拳腳的。自從和泰國的阿度得決鬥以後,他就發現中國的拳腳殺傷力不是很大,也可以說都是些花拳繡腿。他是個特例,在眾多的師兄弟中,他的拳頭還是比較厲害的,也是個喜歡爭強好勝的人。他天生就是個練武的料,更有種頑強不息的精神,所以他才要和野人決鬥的。因為有句話他記得非常的清楚,阿度得和還要來找他的,再來的時候會是什麼樣?誰都不會知道的。為了不敗在泰國人的手裏,他隻能不斷的讓自己進步。學無止境,這句話是非常有道理的,不要因為一時的勝利而忘記了隱藏不露的恥辱。他沒有力氣了,他知道沒有力氣會是什麼樣的後果,他會被野人咬死的。可他不希望別人幫他的忙,更不喜歡有人背後放槍。決鬥應該是公平的,無論是和人,還是和這個蠻牛。陳正揚好象明白了他的意思,更明白張敖有一種精神,一種現在中國人很難欣賞的精神。日本人有武士道精神,中國有什麼呢?當然中國的精神很多,前人留下的思想幾乎含蓋了人類的所有。可惜的是,直到現在我們都不知道該去選擇什麼,甚至把什麼都忘記了,隻記得別人東西是好的,不管他對我們有沒有益處。張敖是學過太極的,太極是中國道家的思想,在學拳術的同時,對道家的思想也是要深深領會的。道家的思想博大精深,在中國已經流傳上千年了,和儒家是平分秋色的。張敖是這麼認為的,不管別人怎麼說,他都認為道家的思想在曆史中有不可磨滅的作用。很多的帝王所以能成為一代名主,和道家的思想是分不開的。都說漢武帝尊儒,把儒家的學說放到了一個民族的心中,可是他的窮兵黷武,開疆闊土,對權利的吝嗇,對人情的冷漠,那一樣離開了道家的思想?他的成功也許更多是道家的作用。所謂的儒學,隻不過是給別人做做樣子罷了。就算他是個注重儒學的人,那麼我們現在有幾個人做到了?幾千來這個民族是否真正的領會了儒學的真諦?恐怕是沒有的。當你徒步市井,看到的是什麼?當你和最好的朋友談到金錢的時候,儒家的思想在那裏?當很多無恥厚顏的人把國家的錢裝到自己包裏的時候,儒學又去了何處?在別人的生命遭到踐踏的時候,儒學在那裏?義和信難道不是儒學裏的東西嗎?也許張敖打的不是野人,而是一種思想,這種思想在和平年代已經不怎麼流行,或者根本就沒有人去真正的領會過。在敵人肆意挑釁的時候,當別人的屠刀舉起的時候,我們才知道我們的民族裏是有儒學的,才會用儒家的思想就教訓別人,說別人的過失,豈不晚矣?一個民族的振興需要的是人才,更需要思想,一種能夠隨時的振奮人心的思想,一種可以為民做主的思想。在那裏?難道就在韓國的偶像劇裏?還是在美國的幻想夢裏?有錢就是老大,有錢就可以把別人的生命不當一回事?我們並沒有學好,更沒有學精,也許我們學到的沒有失去的多。錢能買來需要的東西,可絕對買不來後悔的。權利是曆代傳下來的,思想也是一樣,隻不過是不同的時代會有不同的做法,不斷的完善罷了,僅此而已嗎?難道我們不能把自己的東西學好?說到自己,自己的東西,恐怕就是如此,自己的東西總是不被太在意的,就像兒子進了當局長老子的辦公室一樣,那裏就是他們的家,無論他說什麼都是權利,那些比野人還要傻的人又能說什麼呢?聽說在埃及遇到危險的時候,使館工作人員比華夏同胞都跑的快,我想這是丟人的事,不是丟一個人的臉,而是整個的民族。我們自己都不去看好自己,又怎麼會得到別人的尊重?慚愧,說這種話的人不知道有多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