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寧宮過來挑小廚房宮女的時候,齊姣才十一歲,臉也吃的圓圓的,在幾排小豆芽裏就顯眼了一些。
雖然整天在外麵提著膳到處跑,人也被曬的有點黑,但五官還是很扛得住的。
看起來倒也稱的上一句可愛喜慶。
齊姣也是很“順利”地被挑中了。
然後在坤寧宮一待就是五年,今年才又換了崗位。
回顧自己的“職場生涯”,齊姣還是滿意的,畢竟都是在向上發展不是。
她也不會在毓慶宮當一輩子的侍妾的。
不管是在什麼時候,齊姣都是一個很有上進心的人,隻有不斷地往上爬,才能更有質量,更有保障地活著。
不然她就不會把自己賣進宮,也就不會給那些太監嬤嬤塞銀子,硬是給自己爭取到了一個可以被挑選的名額。
她什麼都不信,隻信銀子和自己。
要是一輩子當燒火的小宮女,就連被挑選做事情的資格都沒有。
權力和銀子能給人安全感。
齊姣在毓慶宮的生活,就這樣拉開序幕了。
也迎來了第一頓膳食。
炙鵝,清蒸鳳尾魚,豆腐羹,雜素,粳米飯,說是天氣太過炙熱,還送了綠豆百合湯過來。
就連現在桌上看似正常的菜式,也是使了銀子才有的,齊姣自己就在膳房待過,裏麵的一些潛規則她還是懂的。
初來乍到的,銀子也是必不可少的。
每到一個新的地方,都得先用銀子開路,之後有沒有打點再說,但第一次是必不可少的。
膳房那邊估計也是覺得她們初來乍到的,還在觀望中,也就豐富一點。
如果嚴格按照位份裏的那些東西,還真沒這麼好。
比起之前的可以隨便吃喝,現在的齊姣已經在有意識地控製飯量了。
而且,這大熱天的,炙鵝什麼的,反倒是讓人覺得膩了。
在禹朝,也是以瘦為美。
人在屋簷下,還是得符合主流審美。
好在這時的審美還沒有那麼畸形,女子還是可以練練馬術,強身健體的。
甚至偏愛這種健康的美,畢竟,這樣對孕育子嗣也是有好處的,沒有健康的母體,孩子能健康到哪去。
吃的差不多的時候,齊姣就停了筷子。
剩下的就給如狼似虎的鸚鵡和小順子了,也該給這些豆芽菜補補。
這菜式還是比較有油水的,宮人們吃的那些,還是素了些。
鸚鵡他們在的還是相對來說較為偏遠的小宮室,別說油水了,不被人剝削就不錯了。
吃胖一點也好,不然看起來麵瘦肌黃的,使喚都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