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沒有哪一本書會動用這樣的感情投入來創作,這是投入;而作為結果,我想人世間也沒有哪一樣東西比這個更寶貴,能夠讓我們花時間去感動,去記憶,去捧著雙手、敞開胸懷、滿含熱淚地接受。深深的愛,真切的愛,智慧的愛,鋪滿每一篇,滲透到每一個字、詞裏,你不由得這樣。
你將如何地看完這些家書,取決於你自己的狀態,我是淚流滿麵。能讓一個40歲的男人如此動情,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
萬綠達老板李遠峰,在家鄉的樹林裏用樹枝拚成孩子的名字,策劃為孩子接“地氣”;叱詫商場的湯堯月給女兒信中對每一個用詞的小心翼翼讓我意外……對於兒女成長,我們的理解還單薄、簡單,在我看了這些之前。
為什麼要做一次這樣的情感勾連,要勾出大家內心的愛來?
因為愛。
我們都是為人父母,又都是社會的一份子,共同的還都是成功人士,這些年拚拚打打,有的遍體鱗傷,有的爐火純青,都有了堅硬的外殼和防護層,外人很少觸及也無法接近,但我們內心裏永遠存著那塊最柔弱的部分,盡管形式不一,但永遠地不變,這就是對孩子的愛。
這其實是我們這個民族的成長基因,從某種那個程度說,孩子是我們的宗教,我們的幸福和生命的延續都是通過他們來完成的。
與西方的個體獨立相比,中國是一個以家為單位的民族,以家族來盛滿一輩子的幸福。但隨著社會的開放、國家的崛起,我們作為一個社會人、國家公民的意識也逐漸地被喚醒,我們還需要將目光投向家庭之外,於是看到了更大的是一個民族的命運,一個國家的前途。就是在這個前途上,我們不期然地遇到了一個十字路口—“富二代”的問題。
這些年“富二代”問題日益突出,盡管我們每個家庭都做了很多的努力,但還是可能有意外會忽然地降臨到我們的頭上,它可能出現在一個讀書很優秀的孩子身上,也可能出現在一個很優秀的家庭裏,它不會因為我們的出色而離開。這是一個家庭的全部,現在也可能是一個民族,乃至一個國家的全部。
這是一個家和國聯係起來的問題。隻有千千萬萬個家庭實現了“第二代”成功,才會有一個民族的興旺,一個國家的昌盛。
所以,我們不是為了家庭的隱私來進行這項工作,不是為了企業的品牌來進行這項工作,更不是為了商業利益來進行這項工作。我們意外地發現了一個富礦,一個在中國當下最緊要也是最富有力量的情感富礦。在彙景新城,有這麼一個群體,他們是成功的第一代,現在他們又把個人的成功體現在對第二代的培養上。我們試圖開采,是想去彙集提煉一個民族的新一代精神。
在工作進程中,我要感謝彙景的居民們,他們無私地分享,惠及家國。
不管未來世界如何變化,在這裏,我們記錄的是中華民族曆史上最真切的一段感情,是8個中國家庭的成長經曆,是未來國家家族史上的一個新坐標的開始。
這本書還有一個使命,就是要通過它,告訴我們的孩子們,其實也是告訴我們自己:我們是那麼地愛他們,我們也代表為人父母的我們這一代集體告訴中國的下一代,我們是多麼地期待你們—我們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