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麵:好長時間沒有更新了,今天是劍前媽媽的生日,在這裏祝她生日快樂!並呈上生日特別篇——
左殘陽一個人走在從醫院下班回到單身宿舍的路上,手裏捏著幾本書,目光在地麵上遊移著——因為他有輕度的近視眼,平時又不喜歡戴眼鏡,所以很多時候他會看不清對麵走過來的人,如果是認識的人的話,就會很尷尬,因此,左殘陽同學選擇:低著頭走路!
夕陽把左殘陽的影子拉得很長,這種時候最容易引起人們的悲傷情緒了——“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說的就是這種時候。左殘陽低著頭,餘光看著路邊一閃而過的樹影,聽著身邊人匆匆走過的腳步聲,心中的鬱悶更勝一籌了。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呢?
這件事兒還用從在醫院的時候開始說起。
因為左殘陽的特殊教育經曆,又是一個“無黨派人士”,所以他很難和那些科主任們“對抗”。一般來說,他隻有治病、掙工資的份兒,醫院裏的重大決策都輪不上他來插手。不過這樣也好,左殘陽一個人坐在辦公樓頂層的辦公室裏自得其樂:有患者的時候,他集中注意力做出診斷、找到解決方法,沒有患者的時候,他看看書、查查資料、寫一寫偵探工作室的故事。不怕有各種各樣的人來到他的辦公室推銷這種或那種新藥,也不會有人跑到他的辦公室裏麵,拿出一大堆看著就讓人頭疼的文字資料,讓他簽字,更不用擔心會有各種各樣讓人昏昏沉沉的會議……總之,左殘陽同學該吃飯就吃飯、該休息就休息、該工作就工作、該下班就下班,每天倒是挺開心。
但是有的時候,左殘陽發現,自己的辦公桌上會放著好多小冊子——新藥上市了。
左殘陽本來有一個習慣的,那就是每使用一種藥,都會很詳細地記錄下所有使用者的反應,包括有效率和副作用等等,以便以後用藥時候的參考。他有的時候也會把一些常用藥的資料和其他醫生分享,盡量為患者挑出來最便宜、最有效、最無害的藥物。
……
“左醫生,這個藥……為什麼不用?”這天下午,副院長一臉嚴肅地把左殘陽叫到辦公室裏,左殘陽剛剛關上門,還沒來得及坐下,就聽到副院長渾厚的男低音開始發問了。
“院長,”左殘陽暗自撇了撇嘴——看來院長是不想讓自己坐下了……本來還想嚐嚐院長的那種頂級碧螺春的……
“這種藥我原來用過,但是後來發現效果不好。”左殘陽雖然暗自撇嘴,但是說到工作上,還是比較認真的,“這種心血管藥雖然一開始用的時候還能有一部分擴張血管的功能,但是76%的患者在使用了三周之後,就會出現很明顯的副作用,包括頭暈、目眩,還有反射性嘔吐的症狀。而且我發現,另外的一種藥比這種藥的效果要好很多,而且價格也便宜了不少……”
“這種藥是大廠家的,不是很好嗎?”副院長還沒等左殘陽說完,就打斷了他,說道。雖然從內容上來看,他說的是一個疑問句,但是從語氣上來看,他就好像是在陳述一個事實一樣。
“不是的。”左殘陽認真地搖了搖頭,“這種藥不僅不能夠阻止患者的血管重構,長期使用還有加速血管重構、加速患者心肌細胞的損傷……而且,這種藥的原料和以前的完全沒有變化,隻是包裝和規格改變了而已……並不能讓廠家把價格提得那麼高的……”
“你怎麼知道就不能阻止重構了?”副院長的眼睛眯了起來——這是一個危險信號,預示著他要發脾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