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學生評價的內容(2)(1 / 3)

自信、自尊是人的一種心理素質。它對人的一生很重要,有了它可以獲得事業上的成功,可能有一個美好的人生;缺少它往往使你與失敗相伴,並且一些如依賴、猥瑣、缺少頂立的人格精神等一些心理行為也成為你留給他人的印象。因此,要自己有一個亮麗的人生,必然要培養和保護自信,維護自尊。自尊自信是密切聯係的。自信心是自尊心的基礎;自尊心的確立,能提高人的自信心。

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我們常常碰到或被褒或被貶的事情。對待這一事物上,人和人的表現是不同的。有的人兩耳不聞眾評說,該如何就如何。而有的人非常注意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從而生活在被輿論左右的環境裏,更有甚者對於別人的一句話,會坐立不安,夜不能寐。事實上,一個人褒貶另外一個人,可有真假之分。所說真,就褒來說,是一個人或一些人對某一個人的思想行為以及某方麵具備的能力的真心佩服與肯定。在褒的同時,他們感到自己的不足,應該向此人學習。而就貶來說,可能是善意的針砭,這種貶是一種批評式的貶,有時是毫不留情的,常常帶有過分的色彩,往往讓人難以接受,但不是心懷敵意,從根本上來說還是一種善意的幫助。而另一種貶,則是惡意的貶。這種貶帶有諷刺挖苦,是一種不友好的攻擊性行為。就褒來說,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或一些人的奉承,其實本不像他說的那樣,但為了某種目的,為了取悅於他人,從而說了一大堆有時讓人難辨真偽的話。從本質上來說是在害人,因為有一些人一經被人奉承,便產生良好的自我感覺,然而接下來便是驕傲自大,或不思進取,漸漸由先進變為落後。而就貶來說,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或一些人的傷害。他們不顧事實,為了泄私憤,對比他們強的人進行惡語中傷,其目的是要把比自己強的人打倒。所以,他們有時語氣可急可緩,事情似乎說得有眼有板,聽者一不注意有時還會被蒙騙。因此這種貶不是真的指出缺點,給予客觀的評價,而是純粹有意的對人的傷害。

作為青少年朋友,正是形成良好心理素質的最佳時期,因此,要十分注意周圍的人對自己的評價而產生的某些情緒。聽到表揚和讚美時,不要飄飄然,聽到批評、諷刺、打擊的語言時,也不要灰心喪氣,如遇一盆冷水。也就是說,不要隨他人的褒貶而失去自我。

不論在什麼時候,處於什麼樣的逆境,都要牢記:我能行,但還須努力。當你遇到表揚和讚譽之辭時,你要馬上意識到自己在哪些方麵不足,應馬上采取補救措施。同時,還應看到自己在這方麵仍具有實力,隻要再繼續努力,成功將會永遠伴隨著你。當受到一些不公正對待時,要堅信自己是能行的,無需用更多的語言去回答,隻用自己的行動去給他們一個最好的說明。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這是千古的訓條。自己可能在某方麵不存在錯誤,而他人偏說自己有錯誤,但無論怎樣還應該認真聽一聽。然而自己可能存在很多錯誤,經人指出之後便進行深刻的自我反省,萬不可馬虎了事。但切記,不論幹什麼,要自信,要相信自己。

每個人都應保持自己的人格,不能作賤自我。什麼是人格?這些主要指個人的道德品質,以及人作為權利義務承擔者的資格。青少年時代,其人格還未定型,由於不同的教育,不同的環境,可使他們的人格形成最後的千姿百態。那什麼是作賤自我呢?作賤就是使自己低於與賤相對的“貴”,具體表現就是沒有人格。如上所言,人格是以道德為體現的,沒有人格就是不以道德來約束自己,做出一些違背道德要求的事情來。例如:偷盜、害人、染黃等等,都是不道德行為的具體表現。這些行為的發生,就是破壞了自己的人格,也等於沒有了自己的人格,把自己降到了一個違法犯罪的群體中。另外,作賤自我還在於自己偏愛權利而拒絕義務。比如說,在一個群體,權利與責任在一個人身上是並存的,而這個人隻要權利,但拒絕責任義務,這就是他否定了他的作為該群體成員的資格,否定了他的人格。

因此,青少年同學們從小就應該把握好自己的人格,做到既有自覺的道德約束,也有勇於承擔責任義務和維護權利的完整人格意識,切莫在人格上發生一些偏差。切莫作賤自我的另一方麵,就是要維護自己的形象和聲譽。形象和聲譽都是指留給人們的一個整體印象,它包括你的人格與能力。人格中又包含你的心胸、善惡、智慧。能力又可以分為強弱,特殊專長等等,一般說來,社會接受並與肯定的形象,則是心胸豁達、心底無私、與人為善和聰穎智慧。在能力上,人們認同那種宏觀上可策劃,微觀上可操作,拿得起放得下,眼不高手不低,有用且好用的人才。應該說如果能給人留下這樣一個形象,那麼伴隨你的必然是成功。因此,青少年朋友們,應該朝著這樣的方向去塑造和維護自己的形象,而不要走向它的反麵。為此,青少年朋友應該從心理上認同這樣的形象,同時,應該使自己的處事方式趨近於社會所接受形象的要求。在能力上,除了努力學習文化知識外,還應該樹立一個從小事做起,又不排除做大事的人生價值觀念,培養出一種堅忍不拔的敬業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