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清晨,空氣格外的涼爽。新安市西南的森林公園裏,淡淡的薄霧在漸漸散去。碧綠的池塘中,荷葉像仙女的羅裙舒展在湖麵,那一枝枝亭亭玉立,姿態萬千的荷花,一掃往日的羞澀,毫不吝嗇的展露著獨有的芬芳。
真是應了那句“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美妙場景。
山頂的峭崖上有一塊天然平台,幾棵百年蒼鬆傲立崖頂。樹上的鳥兒在嘰嘰喳喳的亂叫,樹下的青年人站樁紋絲不動。
隻見他身高一米八左右,身材修長,劍眉星目,鼻直口方,整個人散發著一種儒雅淡定的氣質。
他身穿乳白色的綢緞練功服,雙目微微闔閉,身體一動不動。但奇怪的是在他臉上,不斷滲出微小的汗珠,順著臉頰流到下巴滴了下來。原本幹爽寬鬆的練功服上,也出現了大片的汗漬,貼到了身上。
漸漸地,他的身體開始輕微的顫動。先從雙臂、上身,腿到腳。再到後來抖動的幅度越來越大,乍看起來好像是在抽搐。
這時,他身上汗如雨下,腳上的土地已經濕了一片。假如有人掀開他的衣服,就會驚訝的發現,他全身的肌肉都在顫動,像水波一樣從上到下,在有規律的抖動著。就好像在平靜的湖水裏,投入了一塊石子,激起了陣陣的漣漪。
青年人原本修長的身體,好像突然漲大了,皮膚下的血管像小蛇般在蠕動。同時大量的汗珠不停的從毛孔中滲出來,樣子十分的詭異。
他表情痛苦,像是在咬牙的堅持著。這種情景持續了約幾分鍾後,就慢慢停了下來。
之後,青年臉色蒼白,慢慢地靠著樹幹盤坐下來。他從兜裏掏出了一粒藥丸,麵露不舍的吞下,開始閉目靜養。
慢慢地,他的臉色逐漸地恢複正常,表情也放鬆下來,就好像什麼也沒發生一樣。
靜養片刻,他又站了起來,開始做一些奇怪的動作,既不是武術,又不是舞蹈。
隻見他時而四肢抓地,麵露猙獰,嘴裏還低沉的咆哮著;時而又左顧右盼,搖頭晃腦的四處張望。再就是半蹲身體,搖搖晃晃的扭動四肢,咋看憨態可笑。
但動作之間,有種說不出來的韻味,這些看似沒有關聯的動作,在他這兒變的如行雲流水一般的和諧,充滿了靈動之感。
這時,如果有懂行人的在旁邊,就會看出,他現在做的這套動作叫五禽戲,是古代神醫華佗傳下的一種養生功法。
五禽戲是分別模仿虎、鹿、熊、猿和鳥的動作,並配合呼吸吐納,達到疏通氣血、強體健身的目的。它並不是什麼稀世武功,而是在民間常見到的一種古老的健身養生功法。
我國有很多的功法,都是從動物的動作中模仿來的。如形意的十二型,南拳的白鶴拳,虎鶴雙形拳,北方的螳螂拳,鷹爪拳等等,多不勝數。
它們無論是用於技擊還是養生,都有很好的功效。比如五禽戲,開始要模仿五種動物的動作,先是要求達到形似,慢慢地做到神似的境界。
又過了半個小時,那青年人站定收功。深深的呼吸了幾次後,俊朗的臉上才露出一絲滿意的微笑。看了看時間,大步的向山下走去。
他下山的姿態悠閑,看似很慢,其實速度很快,猶如傳說中的“八步趕蟬”。
下山的路曲折婉轉。一般人需要半天的山路,他用幾分鍾就下來了。呼吸沒有一絲的紊亂。從遠處看,就好像一隻銀燕從山頂飛翔而下。
青年人出了森林公園大門,直接上了停車場中的一輛陸虎越野車。開動車子向市裏疾馳而去。
早上七、八點,是市裏交通最繁忙的時段。沉寂了一夜的人們,在晨曦的照耀下,開始了一天的忙碌。上班上學的人絡繹不絕,路上是車水馬龍。
青年人非常熟練的開著車,在繁華的大街上行駛的如魚得水,遊刃有餘。
最後,他在著名的古玩大街的東頭,一座小別墅的門口停了下來。
這是一座非常普通的小型別墅。與其說是別墅,倒不如說是一座獨串院。
改革開放後,古玩大街上發財的人非常多,人們大都是蓋成了這種前店後廠的宅子。
這個院子裏,有一座兩層小樓,小樓周圍爬滿了綠葉青藤,路邊栽種著修剪整齊的綠叢樹,讓小院顯得陰涼清爽。
這家臨街還有一溜十間的門麵房。五間為經營“珠寶玉器、古玩字畫“的店麵,兩間為經理室,兩間會客室,另一間為簡易的加工作坊,用於對商品的簡單加工或修補。
隨著手中遙控器上的紅燈一閃,自動大門緩緩打開。
院子裏有一位五十多歲的老人正在打太極拳。老人中等身材,略顯清瘦,但十分幹練。
青年人向老人禮貌地問了聲“韓叔,早晨好!”老人笑著微微一點頭,繼續打著他的太極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