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biqi.me比奇中文網永久網址,請牢記!
八月,辛巳日,大漢太後猝然薨世於長樂宮中。(比奇中文網首發www.biqi.me)
一切都來得毫無預兆,整個大漢皇宮瞬間蒙上素殤的哀裝。
月華冰冷,一地淒霜,綿長的喪鍾緩緩地響起,轟然吞沒了暗夜的靜寂,白色的長陵翻滾如海,淒淒的白燭搖曳出闔宮上下的一片悲慟,舉國皆哀。
天象連著三日皆是血月高懸,原本清明的圓月殘紅如血,萬裏天際無星,清冷的夜色蔓延出哀慟的血光。
夜空中的飛鳥撲朔朔地揮舞著巨大的翅膀,淒哀的尖鳴聲帶著巨大的不安,好似一場人間的浩劫。仿佛那逝去的不是凡人,而是照亮凡間永恒的光。
數不清的彩蝶落在太後的靈柩上,起起落落間,驚起漫天的華彩。
曆史,在那一日深刻地銘記下,這位大漢太後一生的崢嶸歲月。那宛若看顧著天下安寧的太後的驟然離世,好似是瑤池仙宮中的那位仙子灑下了眷世的血。
大地蒼茫一片,天下哀祭。
長安城的街道上,往日的盛世錦繡早已不在,隻餘一片肅然的悲戚。這一日,無論是商鋪、酒樓、還是旅店都掛上了白色的燈籠;百姓家的門前全都自發地吊起長長的白綾,以示對那位母儀天下、愛民如子的太後娘娘的哀悼之心。
白茫茫的長街上,即使是往來的商賈車馬,也都不約而同的在馬車上掛上了白色的長綾;無論是官居朝堂的官員還是普通人家的百姓,無論是老人還是婦孺,男男女女皆身著素鎬,每一個人臉上都無法掩飾濃濃的悲傷。
即使是本不相識的路人,彼此見麵,也都或握手、或擁抱在一起失聲痛哭,無不深刻地體會到彼此靈魂深處的無助和悲傷。國母的驟然離世,對於整個大漢國來說,都心痛的好似天地昏暗、日出不複,仿佛再也不會看到黎明的來臨,不會看到明日的太陽,仿佛世間再也不會有安寧。
更有百姓做了白色的小船,在夜晚的時候投入郊外的湖中,上麵寫滿了祝福與永生的話語,來祭奠這位深得民心的太後娘娘的豐功高德,以表深深哀思與送別之情。
遙遙望去,天地間一片聖潔的白裝。
與此同時,大漢皇朝霎時間風起雲湧,仿佛是為了爭得先發製人的主動權,遍布朝中無處不在的呂氏外戚勢力,原本因為此前太後回宮而歸於沉默,如今卻驟然浮出勢力的水麵,與呂祿呂產率領的謀逆兵權裏應外合,打了無主的皇朝一個措手不及。
果然如莫紫嫣所料,大漢太後殯天的第三日,以“上將軍”呂祿及南軍統帥呂產為首的呂氏外戚勢力,並所有暗伏朝中的呂氏一族的黨羽,與劉恒所代表的正統皇權勢力的鬥爭,達到了白熱化的地步。大漢統治階級內部矛盾驟然激化,那些從前本就見風使舵的朝臣們,因畏懼呂氏嗜血的刀鋒而突然倒向呂氏的權柄之下,在這種形勢下,就連從前保持中立的大臣們,也因畏懼呂氏殘暴的血刀而紛紛倒戈。
唯有曾追隨漢高祖劉邦打下大漢江山的那些老臣子們,仍舊堅定不移地支持劉恒,各封地的劉氏諸侯王也紛紛從封地趕往長安帝都。
同時,燕漠被劉恒封為臨時大將軍、齊王劉襄率劉氏諸王發難於外,老丞相周勃率領的老臣子們紛紛響應於內,各方勢力群起擊殺諸呂。不久後,以趙王呂祿為上將軍所統帥的北軍,以及梁王呂產統率的南軍,被燕漠和周勃所率領的軍隊分別消滅,諸呂在朝中的勢力也一舉被鏟除。
劉氏皇族集團與呂氏外戚集團的一場巨大的政權浩劫,終以皇族集團的鮮血戰勝了呂氏一族猙獰的骸骨,而宣告最終的勝利。
老丞相周勃率一眾老臣,與燕漠的軍隊共同將新君劉恒迎入大漢的未央宮,將劉恒推上帝王的寶座。
劉恒站在前朝大殿上,拿出符節和玉璽,言明奉太後意旨登基即位,然而依然有一些腐朽的朝臣,質疑劉恒有不軌之心,說他必是加害太後搶得玉璽,直到小雅拿著太後留下的聖旨走上大殿,宣讀太後旨意,才平息了這場風波。
而燕漠,也成為輔佐新君繼位的第一功臣。老丞相周勃,隨即以“年邁之軀無法繼續輔佐新皇”為由,表示願意讓出丞相之位。
在前朝大殿上,一身玄黑色龍袍加身的劉恒,頭戴帝王冠冕,站在龍金寶座前,準備對此次平反有功之臣論功行賞。
高台之上的新皇劉恒,麵對文武百官,沉著地道:“燕漠大將軍腹滿經綸,文武雙全,有經天緯地之才,定國安邦之智,朕欲封燕漠為大漢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