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1章 歐洲的“問題兒童”(1 / 2)

在歐洲的廣袤大地上,德國,這個位於中部的國家,宛如一顆後起的新星,卻又帶著幾分躁動與不安。它的形成之路頗為曲折,直至上個世紀後期,境內諸多小邦才以普魯士為中心,統一為德意誌帝國。當其他歐洲大國早已在世界舞台上占據一席之地時,這個年輕的帝國在帝國主義瓜分世界市場的浪潮中,總是顯得躁動不安,猶如一個在課堂上坐不住的孩子,被稱為歐洲的“問題兒童”。

1917年11月7日,俄國的天空被革命的烽火點燃。彼得格勒的街頭,槍炮聲“隆隆”作響,呐喊聲、歡呼聲交織在一起,仿佛要衝破雲霄。以列寧為首的布爾什維克如同一股不可阻擋的洪流,席卷了整個俄國。

“為了和平,為了麵包,為了土地!”布爾什維克的戰士們高呼著口號,奮勇向前。

僅僅一天後,11月8日,布爾什維克便通過了和平法律。那一份份文件在燈光下被鄭重地簽署,紙張的摩挲聲仿佛是曆史的低語,宣告著一個新時代的到來。

新生的蘇俄政權,為了退出這場殘酷的帝國主義戰爭,被迫與德國簽訂了賠款割地的布列斯特合約。談判桌上,氣氛緊張而壓抑,蘇俄代表們的眼神中透露出無奈與堅定,而德國代表們則帶著一絲得意與狡黠。

“這是我們不得不做出的犧牲,為了國家的未來,為了人民的和平。”蘇俄代表沉重地說道。

“哼,這是你們的選擇。”德國代表冷冷地回應道,嘴角微微上揚。

沙俄軍隊的士兵們,聽聞這個消息後,許多人選擇擁護布爾什維克的決定。在軍營中,士兵們圍坐在一起,低聲討論著。

“戰爭太殘酷了,我們失去了太多的兄弟,現在終於有機會回家了。”一名士兵感慨地說道。

“是啊,希望和平能早日到來。”另一名士兵附和道。

隨著布列斯特合約的簽訂,一戰的軍隊開始複原、停戰。傷兵們拖著疲憊的身軀,踏上了回家的路。他們的腳步沉重而緩慢,每一步都仿佛用盡了全身的力氣。道路兩旁,是蕭瑟的寒風和荒蕪的田野,隻有那連綿不絕的傷兵隊伍,在這片寂靜的大地上緩緩前行。

“終於可以回家了。”一名傷兵喃喃自語,眼中閃爍著淚光。

德國東線的威脅消除了,德軍高層們原本以為可以鬆一口氣,全力對付西線的協約國軍隊。然而,曆史卻對德國人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

在德國的後方,一場風暴正在悄然醞釀。11月的夜晚,寒風凜冽,柏林的街頭彌漫著一股緊張的氣氛。人們的臉上寫滿了憂慮和不安,仿佛有什麼大事即將發生。

“最近感覺氣氛不太對勁啊,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一個市民小聲地對同伴說道。

“誰知道呢,希望不要有什麼亂子。”同伴無奈地回應道。

突然,一聲尖銳的哨聲劃破了夜空,緊接著,人群中爆發出一陣呼喊聲。一群工人和士兵們聚集在一起,他們的眼神中燃燒著怒火,手中高舉著旗幟。

“我們要自由!我們要麵包!我們要和平!”他們高呼著口號,如潮水般湧向政府大樓。

“這是怎麼回事?”一名軍官驚慌失措地問道。

“這是人民的力量,我們受夠了戰爭,受夠了壓迫!”一名工人憤怒地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