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蓋棺定論(1 / 2)

太後神色莫名,她緩緩的放下手中的茶盞,慢悠悠的說道:“幽憤暴斃?難道不是自裁?”

乾隆隻感覺太後有些咄咄逼人,全然忘記若不是有太後為他籌謀算計,今日籌備雍正喪禮的沒準就是三阿哥。

而與三阿哥商量熹貴妃喪儀的合該是景仁宮那位,怎麼可能輪得到他在這裏埋冤太後。

隻可惜乾隆憐惜他的青櫻妹妹,隻在心中怪罪太後,全然將太後的一片拳拳之心拋在了腦後。

母子二人對視片刻,到底是乾隆先錯開了眼睛,他冷著一張臉說:“青櫻是景仁宮的侄女,所言應該不虛。”

【是是是,你家青櫻妹妹說什麼都是對的,幹脆讓你的青櫻妹妹當這個皇帝得了。】

乾隆無奈的看了和敬一眼,也不知道她為何獨獨對青櫻有這麼大的意見。

太後和乾隆又對景仁宮那位的喪儀商量起來。

乾隆的意思是要按照皇後的標準來辦,又因為對青櫻的愧疚想要大辦特辦。

太後自然不同意,太後以雍正為借口,堅持不能破了“死生不複相見”的口諭。

母子二人還沒商量出一個結果,王欽就過來稟報說張廷玉求見。

張廷玉此人最是看重嫡庶尊卑,在雍正在世之時就多次因為雍正寵愛熹貴妃而忽略的皇後向雍正進言。

可以說,滿朝文武就屬張廷玉最為針對他們母子二人,沒想到雍正一死乾隆尚未繼位,他就開始倚重張廷玉了。

和敬:我要是皇瑪嬤有這麼一個兒子我早就被氣死了。

張廷玉被帶進來以後便跪地請安。

太後微微撇過頭,隻知道這個老東西進宮肯定沒好事,果不其然,他張嘴便是提到景仁宮暴斃崩逝一事。

太後的臉瞬間耷拉下來,她壓抑著憤怒說道:“後宮之事,前朝也要來幹涉嗎?”

和敬從太後背後看過去,隻見張廷玉臉頰邊的肥肉都快把帽子上的帶子抻直了,活脫脫一個大豬頭。

豬頭上再頂著個白帽子,像是盛豬頭的碗翻了個個似的。

和敬咬著後槽牙才忍住笑,這時張廷玉說道:“啟稟太後,後宮之事臣本不欲過問,但是景仁宮的事引得朝野關注,這便是國事,既然是國事臣就不得不問。”

“哦,那看來以後後宮的每一件事隻要是受到朝野關注就都是國事嘍?照張大人這麼說,你娶了位跟你孫女年紀一樣大的小妾被所有大臣知曉,這件事是不是也屬於國事,是不是也要拿到朝堂上議一議?”

張廷玉順著聲音看過去,這才發現了太後身後的小矮冬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