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上好的紙張出廠,讓江星月等人很高興,也讓那些雇傭來的綠人們激動萬分,他們知道這種紙的價值,在希望星,造紙技術不是很好,一般的紙張都厚且僵,但就是這樣的紙張,已經讓上層人士為之瘋狂,何況這紙又滑又白又軟又薄,自然就能賣個好價錢。
江星月等人核計了一下成本,一張十六開大的紙大約需半個銅幣,如果做的多,成本還可以再降點,他們打算定價兩個銅幣,當然這是批發價格,但是相比其他紙十個銅幣的零售價格,足以讓商人們瘋狂了。希望星采取一種奇怪的進製,也許應該叫四十八進製。四十八個銅幣就相當於一個銀幣,四十八個銀幣就相當於一個金幣。
好紙當然好賣,更何況這麼便宜,人們紛紛流傳著,雙溪出好紙,雙溪紙的名頭就這樣叫了出來。第一批紙張一下子就被商人們一搶而空,商人們還不滿足,紛紛預定下一批紙,更有些晚來的商家排到了第十批的名單上。還有些人則不厭其煩的到廠子裏觀察,美其名曰“交流經驗”。江星月等人當然知道他們想學技術,隻是對他們笑笑而已,並不加以阻止,但雇傭的綠人就十分的憤怒,對他們怒目而視。這些人自認為學到技術回去以後,仿照雙溪模樣伐木造紙,短時間內建立數家廠子。結果,他們生產的紙一出,全傻眼了,出來的紙張居然比以前的紙張還不如。這樣一來,他們這些人隻好老老實實的去雙溪進貨,然後再轉手賣出,乖乖做個中間商,雙溪紙的名頭就越發大了。
江星月等人卻在歎氣,為他們損失的錢財歎氣,因為他們考慮到第一批紙張帶有實驗的性質,所以隻造了四千張,這也讓他們小賺了一筆,何況有些商家預付了不少來預定下批紙張。
有了銀子自然好辦事,除了要給雇傭的工人發點工資以外,剩餘的錢還有蠻多,大家就坐在一起商量該怎麼分配這些銀子。
“應該把這些錢拿來開個分廠。”陸明雲建議道。
“別忘了我們的目標,我們不是來賺錢的。”劉正立刻反駁。
“沒有錢什麼都幹不了,不過我們可以考慮開采山區的鐵礦了。”鄧敏提議道。
“先多賺點錢再說別的事。”陸明雲堅持己見。
“我看我們應該在林茨,夕單,格裏等城市開專賣店,這樣可以獲取最大利潤。”李元風提出自己的看法。
“哈哈,專賣店是地球上二十世紀的東西吧,不過你的這個想法不錯,這樣我們可以賺取更多的錢。”鄧敏佩服的道,不由想起地球上到了二十二世紀的時候,已經沒有了所謂的專賣店,想要買東西直接從專門的網站定貨,然後機器人將會送貨到家。而正在籌劃中的物流係統更是先進,可以實現無人化操作。
鄧敏的一句話讓大家想起了地球,
瞬間沉默下來。
“大家別傷感了,我們的使命是偉大的,我們的任務是艱巨的,我們的目標是崇高的,我們一起將把這裏建設成為地球二號,不,應該叫炎黃星,建立一個強大的全球統一的炎黃帝國,為我們的中華民族打下一份基業。”江星月既鼓勵大家,也在為自己打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