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644年,夏,此時的大周舉國奔喪,各家各戶門前都掛了白綾,各州府郡縣哀樂不斷,哭聲震天,統治了大周王朝100餘年的周六世突然逝世,死因離奇,陰謀的氛圍充斥著大周內廷。
周六世一生戎馬,文韜武略,在位期間大周國力迅速提升,他經常禦駕親征,掃蕩周國邊境蠻夷,與趙、呂兩大王朝連年伐戰,奠定了大陸第一王朝的地位,三大王朝鼎足而立。
奈何周六世一生殺伐之氣太重,膝下皇子盡皆戰死,僅有一女兒伴在身邊,晚年無心國事,全權托付於他的親侄子武陵王周雍,長久以來大周朝倒也國泰民安。
周六世的逝世,使得國內局勢動蕩,暗流湧動,各路諸侯擁兵自重,皆以討伐武陵王周雍為由,揮師都城,欲奪得傳國龍璽,登基為帝,周雍攜家眷逃亡趙國,至此,大周諸侯之戰正式拉開帷幕,狼煙四起,民不聊生。
趙、呂兩大王朝聞訊蠢蠢欲動,欲在大周動蕩之時吞並之,和平僅數十年的大陸紛爭再起!
大周國西部,一個不知名的小村落絲毫沒有受到戰亂影響,人們安居樂業,春耕秋收,與這動蕩的俗世相比,好似世外桃源。農田內民歌悠揚,村落裏孩童歡聲悅耳。
“李殤哥哥!”外院籬笆外一個小男孩飛快的跑著,手裏還拿著一根魚竿
“我們一起去釣魚啊”
院內的木屋裏,李殤正在看書,聽到小男孩的呼喊聲,輕聲的笑了笑。
李殤是村裏一對淳樸農民的兒子,父親叫作李繼風,母親叫作徐琳,但是李殤的身世卻是悲劇。
李繼風膝下一直無子女,年過半百在後山遇到一個棄嬰,並領回來,這個嬰兒便是李殤,二位老人也沒有對李殤隱瞞,李殤因此更加感激孝順二位老人。
李殤從小天資聰穎,領悟力超過村裏的所有小孩,學什麼都快,村裏的教書先生也對他喜愛有加。
李殤本人也喜靜,喜歡一個人在家看書,李繼風對此也是美滋滋的,將來李殤謀個一官半職也算是光耀門楣了。所以家裏的除了維持生計,其餘的開銷都花在買書上了。
也許是因為李殤是撿來的,加上他的聰明,總是會引來一些孩子的排斥,與他交好的也就這個叫著“李殤哥哥”的小孩了,他叫李小虎,10歲,比李殤還小2歲,經常來找李殤玩。
李殤放下手裏的書,應了一聲就出門了。在李殤眼裏,小虎就像是他的弟弟一樣,兩人一起從小玩到大,別人排斥他的時候,小虎還會護著他。
雖然李殤根本不在乎別人的眼光,但是小虎能夠幫他,他還是很開心的。
呼吸著田野裏的空氣,使人心曠神怡,李殤看著正在釣魚的小虎,思緒萬千,自己的親生父母是誰呢,會不會自己也有一個弟弟。
想到這裏李殤輕輕的笑了。
日子簡單而又快樂的重複著,轉眼間兩年過去了。
這天,李殤正在田裏幫父親做著農活,突然聽到村外有馬的嘶叫聲,聽聲音好像有很多的馬在村口,村裏的人幾乎都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田,很少與外界的人交往,也就每個月的月底會有鎮上的商販來村裏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