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謹提筆蘸了蘸墨水,心裏卻想到底出哪個絕對好,雖然中國的古代是出了不少絕對,但是到二十一世紀為止,大多數的名句其實已經被對上了,所以弘謹才有點苦惱。
可是剩下的那些沒有對出來的絕對,弘謹想來想去,都覺得剩下的那些絕對不太適合於這個世界!
例如有這樣的一句絕對:家住長安,出仕東安,貌比潘安,才比謝安,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上聯中不僅連用兩個地名:長安、東安,還連用兩個人名:潘安、謝安,而此聯的最後兩句更是用了《論語》中孔子的名言,整一個上聯十分工整和貼切。
不過這個世界可沒有長安和東安兩個地方,就算真的有長安、東安兩個地方,可是也沒有潘安、謝安兩個人物,所以根本弘謹就沒有辦法選這個絕對。
真是笨啊,難道我說要出絕對,就真的要出那些沒有答案的絕對嗎?要是被人問起,自己不會答,那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嗎?
況且那些曾經的絕對雖然已經被對出來了,但它們的難度也不是一般的大,一時半刻是也不可能對的工整且有韻味的。
這樣一想後,弘謹的思路就開闊了很多,許多名對湧現在弘謹的腦海裏。
弘謹最喜歡的有兩句,一句是:“煙鎖池塘柳”,一句是:“寂寞寒窗空守寡”。
“煙鎖池塘柳”一聯看起來很簡單,可是仔細想想卻不盡然,其嵌有“火、金、水、土、木”五行為偏旁,五行相生相克,且意境甚妙:幽靜的池塘,周圍綠柳環繞,一層層煙霧將其深深的籠罩,這對聯簡直就是反映出一幅美麗的山水畫。
如果要對的話,它的下聯就要在:格律、意境、機關上全部契合,更道出“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可見“煙鎖池塘柳”一聯有多難了。
而“寂寞寒窗空守寡”一聯更是難上加難,究其緣由,概因為這上聯字字嵌有同一偏旁,語意流暢貫通,不但設有精巧機關,而且世間又有什麼詞可以配得上這“寂寞”二字呢?
兩聯都可以算是絕聯,但弘謹想了想,還是決定選用“煙鎖池塘柳”一聯,因為“寂寞寒窗空守寡”一聯實在不適合他作出來。
“寂寞寒窗空守寡”傳說是來自這樣的一個故事:明末清初年間,在中國有一江南女子,才貌傾城,後卻因為人事哀怨隨即遁入空門,不問情色。該女子在寺門外的牆上寫出一句上聯:“寂寞寒窗空守寡”,並坦言凡能有應對者,便身心相許,重返紅塵。
一時之間,前去應對的文人雅士們絡繹不絕,但最後又無不悻悻而歸。
而那女子看到前路全無知己,便心灰意冷,當真在廟裏空守了一輩子寒窗,直到寂寞死去。
不管這樣的故事是真是假,這樣的孤獨,弘謹看不懂,這輩子也沒有經曆過,如果真的作了這一聯出來,隻怕他會再次遭到眾人的懷疑,如此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弘謹才不會去做。
既然選定了,那麼寫出來就快了,隻見弘謹拿著毛筆隨意的揮灑一番後,一副工整的對聯就新鮮出爐了。
雖然弘謹的毛筆字比不上什麼大家的,但是筆法秀逸,點如墜石,鐵畫銀鉤,氣韻生動,一看就能夠知道浸淫此道多年。
弘謹看著自己所寫的字,滿意的點點頭,然後在對聯後習慣性的書寫上自己的名字。
而他不知道的是,他今日的無意之舉,會讓這幅對聯在後世拍賣出一個令天下人震驚的天價。
就在弘謹擱筆不久,磬庭王子也把筆放下了,轉頭微笑的看著弘謹,似乎對弘謹所出的上聯充滿信心和期待。
而一旁的太監們小心翼翼的拿起兩人的上聯,把它們分別掛在兩塊屏風上展示出來。
雖然兩幅上聯是同時展出來的,但是大多數人都是習慣性的先去看磬庭王子所作的,畢竟磬庭王子是大陸上有名的大才子,大夥對他的期待當然要比對弘謹的期待高!
弘謹抬頭看著磬庭王子的上聯,隻見他的字藏蘊含蓄,字裏金生,行間玉潤,氣勢恢宏,連弘謹都不得不在心裏暗自讚歎一句。
“天作棋盤星作子,誰人敢下!”
弘謹一讀這個上聯就暗暗的笑了,雖然對方作的上聯氣勢蓬勃,乃一難得的名聯。可是也隻是名聯罷了,怎麼比得上弘謹所作的那聯呢?
弘謹此刻的心中已經不知道浮現出多少答案了,因為磬庭王子所作的這個上聯與他上輩子看到的一個名聯一模一樣,所以這個對聯對他來說毫無挑戰和壓力。
不過弘謹心中雖然有了答案,但他並沒有立刻說出來,畢竟這是對方苦思冥想後才作出的上聯,他要是那麼快答上了,那不是讓對方難看了嗎?況且他對磬庭王子的印象不錯,所以他可不打算做出這樣打臉的事情來,讓對方下不了台。
雖然這個上聯在弘謹看來很簡單,但是卻讓在場的眾多才子傷透了腦筋,苦思冥想也難想出好的下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