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之要,車德為首。
開車者隻注意遵守交通法規,這當然是對的,但大家都注意交規了,卻還常常塞車不斷,事故不斷,車禍不斷,何也?車德缺矣。
何為車德?開車人之道德矣。車技不高,別人尚可原諒;缺乏車德,別人豈可容忍?!所以開車人必須具有車德。
一日禮讓之德。中華素稱禮儀之邦,中國人把禮儀看成人的素質高下的關鍵所在,所以交通部門在公路上寫得最多的口號是禮讓三先,而我們的大多數公路在大多數情況下能夠暢通無阻,也全是有賴於大多數司機朋友都明白這個道理,都具有這份道德,都能夠自覺地遵規禮讓,特別是能民讓瞀,民讓軍,民讓官。民讓警讓軍好理解,軍警是國家安全和專政的支柱,為何還讓官?這其實也很正常,一是中國人有尊重官員的傳統,二是官員往往較忙碌,君不見警車開道,呼嘯急疾,後隨一溜官員之車,那並非一定是紮勢,往往是要盡量減少路程之誤時誤事,應當理解。三是少數官員借特殊牌號之威而霸道而衝撞,你不讓他,偏要對著幹,那能有好結局?惹不起還躲不起麼,何必賭氣於一時一事?別生氣,別以為這類官車占了你的便宜,古今霸道橫行者,大多以自傷自戕而結局,沒有好結果。
二日利人之德。人之在世,利已是天然的生存之道。但利己有三種,一是先利人後利己,利了人就利了己,此為先天下之憂而憂的高尚之德。
二是不損人而利己,在不傷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尋求利己之法,此為常規之途。三是損人而利己,以損人利己為樂為趣,不損人就活不下去,此為利己之下策。更有劣者,損人還不利己,糟踐、破壞、惡作劇,此類已喪失了基本人性,當與禽獸無異了。
開車之德,當以利人為要,利了人就自然利了己,大家心情舒暢,皆大歡喜。明明看到對方車道被占被堵,減速讓道利於對方通行,自己也不會耽誤什麼的。明明前方擁堵,那就甘願排隊讓出右道,以利右轉之車通行;若偏是右道也擠上去,右轉車走不了,自己想進想退也沒有可能了。
還有停車,怎麼也不能堵了人家的出路。電視上就看過某小區有輛特殊車號之車常常停車堵了人家出路,忍無可忍,幾輛車上去前堵後塞,硬是讓110來了才解圍,那又何必?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也該嚐點損人的味道。
三是關愛之德。尊敬老人,關心婦幼,愛護弱小,不僅是對同行,更是對行人大眾。城市之中,車速當然不可太快,規避行人,以預防不測;特別是老弱病殘,過馬路本身就心驚膽戰,你再若風馳而過,那能不出事?
下雨了,泥水四濺,水潭更是一濺老遠,要不要慢點兒?冰天雪地,旁邊騎自行車者和徒步者往往趔趔趄趄,提心吊膽,開車當然更要小心慢行了。
長途行車,山野行車,夜晚行車,雷雨行車,我們都可能遇到急切需要幫助的人,濟人之困,救人之危,多行善事,多積善德,接受著別人感恩的眼神和言語時,那又是何等的愜意?即使沒有感激和感謝,而自我心靈得以慰藉,那又是何等的愉悅?舉手之勞換來愉快和健康,多麼劃算的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