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中圖法》四版“E297.3”這個類目,在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之下,其類名隻有二行字:“抗日戰爭時期(1937—1945年)”注釋為“(八路軍、新世軍、各地抗日人民武裝的軍事史入此)”,而《中國分類主題詞表》這個類目下是:E297.3抗日戰爭(1937—194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抗日戰爭時期戰役戰鬥;百團大戰(1944年);陳莊戰鬥(1943年);車橋戰鬥(1944年);岱崮戰鬥(1943年);大龍華戰鬥(1939年);大悟山反掃蕩(1942年);町店戰鬥(1983年);反八路圍攻(1937年);反九路圍攻;廣陽伏擊戰(1937年);韓略村戰鬥(1943年);河南戰役;淮北反掃蕩(1942年);淮南反掃蕩(1941年);黃橋戰鬥(1940年);黃土嶺戰鬥(1939年);黃洋界保衛戰;黃煙洞保衛戰;晉南戰役;梁山戰鬥(1939年);平型關戰鬥(1937年);齊會戰鬥(1939年);上下細腰澗戰鬥(1939年);神頭村伏擊戰(1938年);蘇中反清鄉(1943~1944年);台兒莊會戰(1938年);田家會戰鬥(1942年);徐州會戰(1938年);午城戰鬥(1938年);武漢會戰;汀桂戰役;響堂鋪伏擊戰(1938年);鹽阜反掃蕩(1943年);夜襲陽明堡(1937年);八路軍;八路軍一二九師;八路軍一二0師;八路軍一一五師;新四軍;新四軍二師;新四軍六師;新四軍七師;新四軍三師;新四軍四師;新四軍五師;新四軍一師。
不少圖書館同誌看了這一大堆主題詞串後都曾感慨萬分,一是當年編寫這一類目對應主題詞的專家學者們,付出了多少艱辛的勞動;二是這麼寶貴的財富幾乎長期束之高閣;三是如果通過計算機編出檢索軟件,將會給我們圖書館人的分編工作帶來多大的方便啊。因為使用者手中隻要有任何一本關於抗日戰爭史的書(小說除外),不管是有名的“台兒莊會戰”、“平型關戰鬥”、“黃橋戰鬥”;還是不大為人知的“夜襲陽明堡”、“鹽阜反掃蕩”,隻要一錄入上述主題詞組,哪怕是少了後麵一二個字,計算機馬上會彈出“E297.3”這個分類號。此類情況,在這個自動分類軟件中其是不勝枚舉,這會對學校圖書館同行們的分類編目工作,帶來多大的幫助啊!
當然,有了這種分類輔助軟件,不等於學校圖書館人員不需了解分類法知識,因為隻有弄懂弄通分類表的體係結構和分類的方法,用起這些工具來才能得心應手,遊刃有餘。
(四)ISBN號與出版社、出版地及出版地代碼庫在文獻編目中,ISBN號、出版社、出版地是非常重要的著錄項目,如MARC格式還要加上出版地代碼。所以絕大多數圖書館自動化軟件都設計了存貯調用,回寫上述數據的輔助工具庫及實用軟件。首先,設計者把全國出版社的信息資料建成基本庫,如有新建的,隻要一次錄入,程序就會回寫存貯、供以後反複使用。編目時,隻要一鍵入ISBN號,該出版社名、出版地、出版地代碼就會躍入顯示屏。對於1988年前,我國尚未普及ISBN號以前出版的書,有的軟件還設計出輸入出版社名,前三字拚音首字母的方法調出出版社名。如錄入員知道“百花洲出版社”社名,隻要輸入“BHZ”三個字母,電腦就會顯示出出版社名、出版地、ISBN號,這樣不僅方便錄入,而且也不會寫錯出版地和出版社名。
(第三節)期刊的計算機分類編目和錄入
2003年3月,教育部頒布的《中小學圖書館(室)規程(修訂)》的第十一、十二條中分別規定:“期刊就按《中國圖書館分類法期刊分類表》進行分類”;“期刊著錄應符合國家規定的《連續出版物著錄規則》”;“計算機編目按《中文圖書機讀目錄格式》進行”。
因此,中小學圖書館的期刊應遵照這些規範來作前期的準備。當圖書館把準備進行計算機分編錄入的期刊按本章第一節所述的方法整理裝訂後,就可著手下一步工作了。中小學圖書館的期刊的分編錄入與圖書相比,既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最突出的不同是,一種期刊原則上終生隻要著錄一次。然後隻要加上這種期刊每年續訂的合訂本的年代號和財產號(即條碼號)即可。當然,期刊的計算機分編錄入與圖書相比,分類可粗一些,種次號的編排也有獨特之處。
一、期刊的分類
期刊分類與圖書分類一樣,主要是以期刊內容的學科性質為依據。期刊的分類對於期刊的編目、登記、典藏和利用等有著重要的作用。沒有期刊的分類,計算機管理係統便無法組成期刊的分類目錄,也不能完善期刊的計算機檢索體係。期刊分類後,對於圖書館利用計算機進行參考谘詢、閱讀輔導、閱讀心理分析,以及各種統計工作都是十分有益的。
(一)期刊分類的特點
期刊分類與圖書分類相比,有以下幾個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