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潮流與趨勢(6)(1 / 3)

“產品”時代電視綜藝新探索

2004年4月26日,一檔時長1小時的大型綜藝節目《震撼一條龍》在江蘇電視台綜藝頻道正式推出。在經曆了前幾個月相對平靜的收視局麵之後,該欄目日漸紅火。在近一年的時間裏,它逐漸成為江蘇以及周邊區域極為引人注目的熱播綜藝欄目,得到了業內外人士的普遍關注。在中國電視綜藝欄目近期的探索中,該欄目表現出的若幹新的思維理念和動作經驗,不僅對該欄目日後發展而且對於中國電視綜藝的新探索都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

一、三個時代電視綜藝的總體取向

筆者認為,中國電視發展曆程從內容生產角度講大體可以分為三個“時代”,即“宣教時代”、“創作時代”和“生產傳播時代”。中國電視綜藝的發展進程,與中國電視發展的總體進程是基本同步的。“宣教時代”的電視綜藝是當時電視文藝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進行文藝宣傳的有機組成部分。在電視綜藝節目中灌注主流意識形態所需要的思想、觀點與內容,是“寓教於樂”的典型體現,這一點不必贅言。而“創作時代”的電視綜藝,則出現了一些具有標誌性意義的作品和欄目。首先是大型綜藝晚會,從1983年推出的一年一度的春節聯歡晚會,到20世紀八九十年代影響巨大的各類慶典晚會(如“五一”、“七一”、“八一”、“十一”等重大節慶日的慶典晚會),到一些具有紀念意義的專題晚會(如婦女節、青年節、中秋節晚會等),再到一些行業組織、社會團體等在特定日期舉辦的晚會(如“3·15”晚會等),等等。盡管若幹晚會難免出現同質化現象,但主題化地集結特色節目內容,有較高藝術與技術含量等還是晚會所追求的,因此,從中央台到地方台都湧現出了一批有影響的晚會導演和製作人,這是創作時代追求作品化特征的突出體現。其次,各種綜藝類欄目廣受歡迎,成為20世紀八九十年代屏幕上一道亮麗的風景。以《綜藝大觀》、《正大綜藝》、《曲苑雜壇》為代表,一批將戲劇、小品、演唱、演奏、舞蹈、雜技等各類表演融為一體的綜藝專欄節目,很好地滿足了廣大電視觀眾的需求,並推出了一批綜藝節目的著名主持人、編導和製作人,這同樣是創作時代作品追求的一個突出成果。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傳統綜藝節目以宣傳、創作為本位的思路和做法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戰,一股綜藝新浪潮開始湧動,1998~1999年,火暴全國的綜藝新欄目《快樂大本營》(湖南衛視)將這股綜藝新浪潮推向了高潮。《快樂大本營》的成功使遊戲娛樂的概念深入人心,這種宣教色彩極度淡化、創作感也不強的遊戲娛樂欄目將明星秀與遊戲、博彩等元素相結合,開啟了中國電視綜藝的新路徑,而《快樂大本營》所帶來的品牌效應也有力地拉動了廣告的投放,獲得了較高的市場回報。此後,《幸運52》、《開心辭典》和《非常6+1》等欄目對電視綜藝進行了進一步的實踐探索,將真人秀元素引入電視綜藝,突出了現場觀眾和電視觀眾的參與,適度加入競技、競猜和知識性元素,同樣取得了良好的收視和市場回報。這些綜藝欄目的探索,可以視為電視綜藝進入“產品”時代的階段性成果。

二、“產品”時代電視綜藝的新路徑

在電視內容普遍開始進入“產品”時代的背景下,電視綜藝應當走怎樣的路,這是擺在電視綜藝節目從業者麵前的重要命題。盡管如前所述,中國電視綜藝推出了一些很有價值的品牌欄目,但從總體來看,曾經為各級電視媒體帶來巨大影響力的電視綜藝及其從業者,在近幾年不僅風光不再,甚至可能成為各電視媒體相當頭疼的“累贅”和“負擔”。因為從整個電視行業看,近幾年的中國電視綜藝欄目普遍在走下坡路,少數幾檔相對活躍的綜藝欄目品牌並不能解決中國電視綜藝麵臨的全局性問題。就在此時,江蘇電視台綜藝頻道大型綜藝欄目《震撼一條龍》的出現無疑令人振奮,讓我們看到了“產品”時代電視綜藝取得突破的種種可能。

《震撼一條龍》給我們帶來的啟示至少有以下三點:

第一,在內容的設計上,突出了電視傳媒的特質,在電視的懸念性、時效性、季節性、連續性等方麵都做到了極致。該欄目播出半年來所推出的幾大係列,如《民星製造》、《民星唱翻天》、《辣妹熱舞》等采用環環相扣的競技內容,將歌手、舞者打擂這種傳統內容按照時尚的包裝方式予以組接,突出了競技的魅力,強化了觀看的懸念。同時根據不同的季節和時尚熱點,靈活地安排節目內容,如在江蘇相對寒冷的冬季推出了《辣妹熱舞》係列,通過熒屏將熱力和溫暖傳遞給觀眾。這種內容設計方式,不從創作者個人的喜好出發,而是從觀眾的口味和需求出發,觀眾喜歡什麼、需要什麼,就生產什麼、提供什麼。這種從觀眾的需求出發進行內容設計的理念,當是電視綜藝繼續獲得生存和發展空間的可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