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持之以恒(1 / 2)

“還是以樹為題,為師給你講一個故事吧。這個故事也是為師親身經曆,一直不能忘懷。”

蕭天元自是打起精神,把思緒從拔樹的感悟之中,回到了現實裏。

“為師年青的時候,在地裏種下了兩顆梨樹的種子,很快它們變成了兩棵同樣大小的樹苗。每天我都給他們澆水、除草、施肥,幾年下來,漸漸的他們開始成為了一棵梨樹。

其中的一棵,估計是地理位置要好的多,每天能夠接受更多的陽光和雨露。從地下吸收來的養料,被它儲備起來,沐浴著陽光雨露,滋潤著每一棵樹幹。可想而知,它也長得比另外一棵樹要強壯許多。

而另一顆樹,也不知道什麼原因,每次施肥以後,就是生長地比較緩慢。當然,這是相較於另外一顆書而言的,其實經過自己的悉心照料,它還是長得比較茁壯蔥蘢。

五年以後,那棵長得強壯一些的梨樹,開始開花結果。而且第一年,它的果實又大又甜,吃起來有著難以忘懷的果香。所以,為師對它的照料更加勤快了每日裏都會來幫它除草施肥。

而另外一棵梨樹,卻是遲遲沒有開花結果,為師曾經還想過,把它砍掉作為柴火。不過後來還是放棄了這樣的想法,隻是從那以後,對它的照料,反而沒有第一棵開花的樹那樣勤快了。隻是偶爾施施肥除除草。確實有些,讓它自生自滅的意味。

等到第八年的時候,那棵從來沒有開花結果的梨樹,終於開花結果了。等到梨成熟的時候,為師發現這棵樹上的梨果的味道,卻是要比先前的那一棵,要好吃的多。

而且這棵樹上結出的梨,不僅很大很甜,而且很少有害蟲。反觀早兩年開花結果的那棵樹,結出的果子,卻是一年比一年小,味道也一年不如一年,已經有些酸澀。同時,各種害蟲也常常光顧它,使得它花開了滿樹,最後結果成熟的卻是寥寥無幾。

終於到第十年的時候,首先開花結果的那棵樹,上麵結的果子實在不能用來引用,我隻好把它砍掉用來作為柴火。至於後來開花結果的那棵,知道現在,經過了幾十年了,依舊還是在開花結果,其味道依舊那麼香甜。”

說道這裏,蕭世澤也滿腹的懷念,隻是不清楚他在感慨那兩顆梨樹,還是在感慨著幾十年前的青春。

蕭天元也一直沉浸於思索之中,不過他也不等夫子發問,卻是首先開口道:“弟子謝師尊的點撥,這天下為師的學問,弟子會繼續貫徹下去的。”

“那麼,你說說,這兩棵樹,為什麼會有不同的結局呢?”這卻是孔尚禮開始發問道。

“那就恕弟子孟浪了,弟子覺得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結局,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來分析。”

“哦,那你且來說說。”聽見自己學生的話語,蕭世澤也從回憶裏舒緩過來,他也想聽聽,自己這位弟子會說出怎樣的道理出來。

“弟子以為,首先便在於借勢而敗,恃寵而驕。如果把這兩棵樹比作人的話,那麼第一個人,便是因為,他以為自己占據了有利的地形和形式,借據了有利的形勢,讓他自以為有所憑仗,便心生了驕傲自滿之心。

其次在於,二人對於成功憚度,對於成功的過程,有著不同的理解。一個注重眼前的繁華,一個側重於長遠的安定。一個張揚過甚,不懂得虛懷若穀。另外一個確實能夠耐得住寂寞,任你歡喜悲苦,隻管自身積累,打好基礎,有著一股勇往直前百折不回的銳氣與心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