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外音 摩西出埃及小論 埃及祭司小論(1 / 1)

●出埃及記綜述

《出埃及記》描述了希伯來人在埃及遭受奴役和虐待,猶太人古代領袖摩西(moses)帶領他們來到迦南開始全新的自由生活這一過程。迦南原來的居民稱這批從東邊越河過來的人為“希伯來”,意即“越河者”。

摩西的父母是以色列人,但他卻由埃及王室撫養長大。摩西成人後,某日殺死一個正在虐待以色列奴隸的監工。之後摩西被迫出逃,在此過程中他得到神啟。因而,摩西返回埃及,率領以色列人離開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約公元前1304~前1237年)派出軍隊欲追回以色列人。到了埃及東部,摩西借助神力分開紅海,以色列人得以安然橫越紅海。之後紅海又恢複原狀,隨後追來的埃及軍隊於是慘遭滅頂。

●關於《出埃及記》的作者,及其中描寫的法老王是誰的問題

摘自:百度百科(有兩個觀點,其他網上的論斷就不列舉了)

著者:傳統學者認為本書的作者就是摩西(Moses)本人,新約的作者(馬可福音1章:44;約翰福音1:45)以及本書自證(17章:14),都支持這種說法。本書的內容亦證明作者必定受過高等教育,曾在埃及居住一段時間,且親眼看見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情景。

時間:究竟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時期,相當於埃及曆史的哪朝代呢?這問題主要有兩派說法:

1.一派認為出埃及的年份遠至主前1445年,這是根據列王紀上6章:2節推算出來的。

2.另一派則認為主前1290年才是準確的日期。這是考古學家推算比東(pithom)和蘭塞(ramses)兩座積貨城被建造的日期而得出的。

但近來,不少學者重新否定考古學的資料,認為主前1290年的說法有許多值得商榷之處,而以1445年較合理。

●關於古埃及的祭司(高級祭司、專職祭司、俗人祭司)

照料神像是高級祭司的職權,神廟的其他事物由俗人祭司完成。這種俗人祭司在信徒和神廟之間形成廣泛的中間階級。俗人祭司在古王國和中王國時候很普遍,後由專職祭司替代。

神廟的祭司們分成四班服務,隻專職祭司為數不多。不少祭司由俗人擔任。到了新王國時期,神廟的財富不斷增加,祭祀也變得繁縟,專職祭司才逐漸全部替代了俗人祭司。

(作者注解:這裏的普洱費斯大人是新王國時期少見的俗人祭司)

●宗教禮儀

分為兩種,一種為日常儀式,一種為節日儀式。日常儀式在每天早晨舉行。具體內容不多述,大致是熏神像以香火,冠上花冠,擦油。值得一提的是祭司離開神龕時一定要後退著把自己的腳印抹去。儀式由高級祭司秘密進行,在黑暗中,不能有人看見。

隆重節日是神像才能與大家見麵。此類宗教儀式主要有三類:與季節有關(如尼羅河泛濫、植物生長);與國王有關(如,加冕,登位紀念);與諸神有關(如,奧西裏斯遇害的日子)

●讚頌詩

宗教儀式的重要組成部分,祭司們一般在早晨吟唱,以便把沉睡中的神喚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