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49年10月9日新中國發行第一套郵票以來,至今已發行各種郵票近3000種。它們中有些已成為世界著名郵票。新中國郵票列為世界名郵的有四類:
1.由於設計精良或主題具有中國特色而在國外獲獎出名;
2.存世量罕少,成為搶手貨;
3.因錯得名;
4.被偽造的名貴郵票。
設計精良,在國外獲獎的新中國郵票有三種。它們是1958年發行的《關漢卿戲劇創作七百周年》紀念郵票中第一枚“望江亭”;1958年發行的特種郵票《兒童》中的第四枚“放船”;1958年發行的《林業建設》特種郵票第一枚“森林資源”。
這三種郵票,分別被英國《集郵者年鑒》評為1958年和1959年的“世界十大名郵”。這是近3000種新中國郵票,在國際上獲“名郵”榮譽的三種郵票。
1980年和1981年,分兩組發行的《中國古代錢幣》T種郵票,由於主題具有鮮明中國特色及史料價值,設計上也屬上乘之作,獲美國集郵家和錢幣學家協會頒發的1982年度美國國家年度獎。這是所有中國郵票中,唯一得到國外專業協會頒發的榮譽獎。
1980年發行的猴票,由於采用影雕版,色澤效果理想,富有民族氣派,是國際郵壇受到盛讚的生肖郵票。
1985年發行的《故宮建院六十周年》郵票是我國票幅最寬的郵票。郵票豎式四連,設計別致,獲國際郵壇好評。
1986年發行的14枚一套的普通郵票《民俗》因選題切當,圖案多彩,設計和諧,被日本最大的集郵組織——日本郵趣協會評為最佳郵票。
1953年,新中國發行的“軍人貼用”郵票一套3枚中,海軍專用、主色調為藍色的郵票,集郵者俗稱為“藍軍郵”,因其存世量罕少,估計不到百枚,成了集郵市場上的搶手貨,價約在2萬元左右,它也是新中國郵票中的世界著名郵票。
由於某些原因,各國發行的郵票常出一些差錯,這不足為奇。這類郵票有的將錯就錯,繼續發行,成了“正常郵票”,也有一些印錯的郵票,及時得到收回,未曾露麵。問題在複雜的情況下,未能全部收回,造成少量外流。物以稀為貴,這些外流的錯票,因錯得名。
因錯得名的新中國郵票有1953年發行的《蘇聯十月革命三十五周年》紀念郵票一套4枚;1958年發行的《世界學聯第五次代表大會》紀念郵票一套2枚;1962年發行的“古代科學家”郵票中第一枚“公元前”郵票以及“文革”中發行的《全國山河一片紅》郵票1枚。以上8枚郵票,經郵局售出,常見國外郵票拍賣目錄中,引起高價競爭。由於各人的集郵目的不同,嚴肅的集郵家高價購入,作為研究材料;也有的集郵者企望保值,獲取經濟利益。
名貴郵票常引起某些人偽造。新中國發行的郵票中,被偽造最多的郵票有三種。1979年發行的《裏喬內第三十一屆國際郵票博覽會》T種郵票;1979年發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郵票展覽·一九七九年香港》T種郵票;1980年發行的《庚申年》T種郵票(集郵者俗稱“猴票”)。前麵所說的“公元前”錯票也發現多起偽造郵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