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師徒(1 / 3)

桃源鎮是南方一個被青山包圍著的鎮子,男耕女織,自給自足,幾乎與世隔絕,真正的世外桃源。

這裏有小橋流水,有紡紗少婦,有荷鋤漢子……民風淳樸、人心向善。

最近幾日,這個寧靜美麗的小鎮迎來了兩個外來的客人。

不得不說這是兩個很奇怪的人,一個滿頭華發容貌雋秀的青年人,和一個臉色陰鬱寡言少語的少年,兩個人走在一處,青年逢人三分溫和笑臉,少年則一直垂頭看地,沉默不語。

他們在鎮上唯一一家客棧住下來,然後從第二天開始在客棧中占了個地方,說書。

一般說書人都是說曆史軼事或者天下大事,而此人說的書卻是聞所未聞、空前絕後。

雖然不知道這個青年口中的故事是真是假,但卻吸引得整個桃源鎮的人都來聽。

“鄙人姓李,攜小徒雲遊四海以說書糊口。初來寶地,如有不妥之處還請各位包含。在下說書有個習慣,說完一部書換一個地方。今日來到貴鎮,準備說的書名為《三國演義》。還請各位多捧場。”

華發青年隨意地坐在椅子上,手邊一盞碧螺春。瞧他雖衣著樸素無華,但周身散發出來一種淡然溫和的氣質卻令人無法忽視。

修長清瘦的指節敲敲桌麵,青年開口不疾不徐地吟出詩句。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

“蘇陽,數數一共多少錢?”

一集書講完,聽者如癡如醉意猶未盡,青年回房後靠著窗欞斜斜坐下,邊喝著茶潤嗓子邊問貼身相隨的少年。

“一百零四文錢。”少年道。

“不錯,你去叫些飯菜來吧,添點葷的。”青年道。

少年點頭出去。

不用說,青年自然便是李仲雲。

四年前他離開帝都,開始了居無定所的雲遊生活。他對這樣無根飄搖的生活無比熟悉,所以很懂得怎樣保護自己。消瘦的臉、老舊的衣衫,讓他能很好的融於平凡大眾中。

雖然身上有蒙太給他的珍寶足夠他衣食無憂一生,但念及這些東西一旦拿出來很容易招來殺身之禍,所以李仲雲都是貼身藏著,從不拿出來示人。他是個手無縛雞之力兼目不識丁的人,說白了一無是處,想來想去讓他想到了以說書為生。至於說什麼那材料就太多了,想他前世最愛的事情就是泡在圖書館裏,所以要說書簡直是信手拈來。說書賺錢無法讓他步入小□□活,但保障基本的溫飽還是不成問題的。

至於跟著他的這個叫蘇陽的少年,說起來實在是很不巧的機緣巧合啊……

時間倒回三年前。

北方的某個地方,李仲雲說完一集書走出酒樓開始在大街上溜達。身後跟著三兩個孩子追著問他講的《西遊記》裏唐僧師徒最後有沒有得到真經……

大街上熙熙攘攘,李仲雲買了幾個熱乎乎的燒餅,分給小孩子後剩下的自己當午飯。

一條長街走到盡頭,隨意拐個彎兒,李仲雲遠遠看見幾個身形高大家丁打扮的漢子在一個門麵闊綽的府邸前——打人。

“是蘇家的小怪物,又挨打了!”

李仲雲聽見身後小孩譏笑。

“怎麼回事?”他問。

“就是蘇家的小怪物啊,一直都被人罵來罵去打來打去的。”小孩天真無邪的神色中表露出毫不隱晦的幸災樂禍。

“誰讓他長那麼奇怪,活該被人打!”

“他媽不要他,他爹也不稀罕他!”

天真的殘忍和漠然。

李仲雲不去理會這些孩子,徑直走上去。

幾個漢子毆打的,是個骨瘦如柴的小孩子。十四五歲的光景,因為過分瘦弱,也許還要比他猜測的年齡大一些。

這孩子護著頭,被打得很狼狽,可是姿態卻相反的驕傲,不論打多很也一聲不吭。

“各位,”李仲雲走到跟前,抱拳行禮,“可否告知在下為何對著孩子動手?”

幾人聞聲住手打量李仲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