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雨來得很凶猛,梓顏迷迷糊糊地想著,人的生命輕賤起來如此一文不值,短短的時間裏,她目睹了樂無極的死,又不能挽救楚仲逸的性命,雨水打在臉上化作一道道水線落下來,她隻覺得目中酸酸,早已分不清哪裏是淚,哪裏是雨了。
樂殊也不想在此地多逗留,不顧瘋狂落下的雨點,帶著來時的隨從打馬趕路。
***
大昭寺上方的天空澄澈明淨,萬裏無雲。
布達拉宮前的廣場上,搭建了六個木製的高台,呈蓮花狀盛開在萬民簇擁之下。
坐西朝東而望的台上置著六張胡椅,中間的一張盤龍雕鳳,顯得極有皇家氣派,而旁邊的五張之上,坐了老老少少五個僧人。
左首第一位是個青年,黃帽棕衣,露出了半邊的胳膊,上麵纏繞著幾竄佛珠,是為格魯派,俗稱“黃教”的首領客巴嘎登活佛。
青年右首坐著一個老僧,須眉皆成灰色,精瘦莊嚴,僧袍下露出白色的裙子和底衣,正是人稱噶舉派即白教的首領達龍竺巴大法王。
中間位置是個四十餘歲的僧人,長得高大雄壯,滿臉橫肉,胡子雖然剃過,但是還是能明顯看出他是個“虯髯客”,這位頭戴紅帽,身上著棕紅色的僧衣,乃是寧瑪派即俗稱“紅教”的首腦多吉紮臘大喇嘛。
多吉紮臘右首是一個皮膚黧黑的中年僧人,雙目微閉,神態安詳,一副得道高人的模樣,卻是藏傳佛教的另一大支薩迦派,俗稱“花教”的宮曲讚普家第七代傳人多寶法王。
最後一個是打扮怪異花俏如菩薩,皮膚略顯白皙,微微發福的密教法王闡理王。
五大派今日在大曆朝神機太子的召集下,彙聚此地準備弘揚各派教義,誓憑三寸不爛之舌收到更多的信徒,增強教派的實力。
可是各派的首腦已經等候了半天,皇太子卻遲遲沒有降臨,中間高台上的首腦們還耐得住性子,四周的喇嘛們卻忍不住開始向台下的百姓們大肆宣揚自己教派的宗旨。
一時間“中觀見”、“萬有一味”、“舊傳密咒”、“新密咒”“及時樂”等等詞彙如浪滔天。
闡理王麵上漸漸掩飾不住焦急之色,起身走到台側,向自己的親隨說了幾句。
驀然間馬蹄聲響,五匹快馬迅速馳近,及至廣場,馬上乘坐的五個服飾各異的僧人翻身下馬,正是去催請皇太子的五名僧人,為首的快速跑上前向座上幾位宗教首領說著什麼,而後麵四名僧人手上則捧了前些日子闡理王獻給皇太子的四尊佛像。
闡理王回頭看見那四尊佛像,立刻臉色大變,隻聽見那弟子道:“藥王山上已成空營,隻剩下幾十個攜家帶口的本地人,有個留守的老人說,皇太子接到京中急報,連夜率部走了,留下這四尊佛像,是密宗闡理王所贈,特別轉贈給四派首領,當做他不辭而別的賠禮。”
座上幾位高僧顯然都沒料到皇太子會在舉辦這樣的盛會時離開,各自尋思起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