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枯萎的蟬(1 / 2)

此時的天氣已是愈來愈靠近深冬,枝頭的綠葉被昏黃侵擾的懨懨不振,一派淒景。凜冽的冷風在大地上肆虐著,吹拂著珍稀的生機,蕭瑟的感覺開始蔓延。天空上偶爾傳來幾聲鳥啼,卻又迅速的歸於沉寂。安靜寂冷,是寒冬的常態,路上為了生活奔波的人們,也是裹緊身上的棉衣,哈出一口凝成霧氣,然後急匆匆的把雙手裝進溫暖的衣袋裏,腳步也一時間加快了不少。

鶴洲城,是趙國六座大城中的的唯一臨近邊荒的行城,雖然生存環境遠比其他城池惡劣,寒冬也早早的就降臨了這座城池,但由於城中物產豐富,價格便宜公道,趙國所需物資的絕大部分都是來源於此,所以即便是寒冬,主道仙鶴路上的行人依舊是絡繹不絕,整座城市籠在人聲的鼎沸中。

一時間,寒冬帶來的冷意都被驅散了幾分,行人的額頭上沁出了細密的汗珠。

這時,一條用密密青褐石鋪就的道路上,傳來了一陣沉穩的腳步聲,順著石路蜿蜒而前,不多時,一個頭發胡須都微微發白的老者快步走來,踏在石板上的步聲愈來愈大,幾乎都要連成一片,密密匝匝。這老者約摸六十年齡,瘦瘦的,頗為精壯,走了一段時間後,拐進了道旁的一個低矮的麵館中。

麵館旁邊,垂立著一支孤零零的竹竿,竹竿早已老舊,端口都裂開了,表麵光滑的像是鍍上了一層桐油,竹竿頂端纏著一塊灰布,布上印著四個發白掉色的大字—慶隆麵館,分布不均的油漬固執得粘在上麵,整塊布被風吹的晃來晃去,竹竿也發出了吱呀吱呀的聲音,像是不堪重負。

這時正是早上六點鍾,一天當中最冷的時候。麵館剛剛開門,先前進去的老者仿佛是一道命令,下達著開始的指令。門吱悠的響了起來,像一位風燭殘年的年邁老人發出的痛苦呻吟。一縷薄薄,淡淡的炊煙從煙囪裏費盡氣力爬了出來。

一天的生意正式開始了。

炊煙剛剛飄出去沒多久,麵的香味也在空氣中氤氳著。門一響,一個看上去四十多歲的精壯漢子走了進來,目光在簡陋的木屋裏掃了一遍後,對著櫃台後麵的老漢咧嘴一笑“趙老哥,給我來一大碗麵,多放點辣椒,這鬼天氣凍死了。”

“好嘞,王老弟,你這是又上山采草藥去吧,這天氣可得注意點啊,我給你多放辣椒,保證你出汗出的舒舒服服的。”看到有人上門,老漢樂嗬嗬的一笑,臉上的皺紋都舒展開了一些,快步走到一旁還冒著熱氣的鐵鍋邊,挑著一大縷麵扔了進去。

鍋內頓時發出了咕咚咕咚的聲音,在熱湯的浸潤下,麵的顏色很快就發生了改變,一股香氣,瞬間充塞了簡陋的木屋。

精壯漢子狠狠吸了一口彌漫在空氣中的香味,然後嘿嘿一笑“趙老哥,你的麵還是這麼香啊,秘訣是啥啊,寒峰又上山砍柴去了?還是這麼趕早,慶隆去念私塾了嗎?”

漢子一連問出了三個問題,從話語間來看,他對這家人應是很是熟悉。對於這漢子的問題,這老漢也是笑著一一回應。

聊了片刻後,漢子的麵熟了,狼吞虎咽後,拍了拍肚皮,提起桌旁的藥簍子,跟老漢道別,轉起走出了麵館,門外風更寒了,漢子低聲咒罵了幾句後,緊了緊衣裳,腳步匆匆的向著一個方向而去,身影不多時就漸漸模糊了。

漢子走後,麵館又沉寂了一會,不過幾刻時間,麵館裏又熱鬧了起來,吆喝聲此起彼伏,老漢的身影在低矮的屋子裏穿梭,一碗碗麵不停的被端上桌,因為忙碌,老漢的額頭上都沁出了密密的汗珠,整個房屋籠在一片騰騰的熱氣中,與屋外的寒冷仿佛隔絕開來,在這麼寒冷的季節,有這麼一個堪稱世外桃源的去處,也是人生一大快事。

時間在忙碌中總是過得很快,屋外的太陽不知道什麼時候升的老高了,覆蓋大地的冷意在陽光的一寸寸折射下緩緩的退去,麵館的客人也都走的差不多了。老漢一邊擦著桌子,一邊微微眯眼計算著時辰,這個點兒,孫子慶隆應該下課了,說不定這會兒正往家裏趕呢。說起來這家酒館的名字,還是當時慶隆他爹娘生下慶隆後合計了很長時間,他爹才一拍大腿,不如叫慶隆,喜慶隆隆,嘿嘿,然後,後來自然而然的也就有了這家酒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