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6章(1 / 1)

俞璟辭想清楚了,大大方方翻閱起來,不得不說,上邊記載得很詳盡,皇後身邊伺候得丫鬟家裏邊有幾口人,是做什麼的都記錄了,還有皇後的服裝,首飾,什麼時候處理,不要了,送去了什麼地方都寫得清清楚楚。

屋子裏靜悄悄的,蕭珂繕也不打擾她,外邊,看到時辰了還沒叫傳膳,夏蘇把鍋裏的湯溫著。

看完皇後娘娘生平,俞璟辭鬆了口氣,皇後年少時最多囂張跋扈了些,並沒有什麼疑點,而且,皇後娘娘沒有碧綠玉耳環,應該不是她。

感覺懷裏的人明顯身子一軟,說不清為什麼,蕭珂繕也跟著放鬆了下來,“是不是宮裏邊有人和北疆巡撫串通?”

俞璟辭看到這個就明白蕭珂繕必然會問,她琢磨著怎麼回答,和北疆串通,甚至給皇上帶綠帽子,無論哪種都是死罪了。

最終,她搖了搖頭,“不清楚,二哥說了宮裏邊應該有北疆細作!”或許,不是細作,而是主使。

“殿下,妾身記得,宮裏邊有幾位娘娘是來自北疆,您可否幫妾身也拿到她們的生平,妾身琢磨琢磨!”總之,蕭珂繕也知曉了,她也沒必要再瞞著。

沒聽到答複,俞璟辭抵了抵身後的胸膛,“殿下若不應就算了,我再找誰幫幫忙!”

還沒說說完,蕭珂繕就答了聲好,不過,“我問你,那日俞公府管家找你說的到底何事,你一屆女流,拋頭露麵總歸不自在!”

“沒了,就說了宮裏邊的人有問題!”俞璟辭說的實話,不過,當日吳達的確有時瞞了她,是什麼事兒,她自會查出來。

有了蕭珂繕幫忙,宮裏邊的人查了好幾位,不是皇後,蕭珂繕查不到她們的首飾,俞璟辭也覺得差不多了,那幾位從北疆來的娘娘身份沒有可疑,賢妃也沒問題。

蕭珂繕問她看得怎麼樣了,她搖頭,果真不是那麼好差,不過,蕭珂繕翻閱北疆巡撫資料時,卻發現了一件事。

北疆巡撫叫大同,是一名孤兒,當年居住的村子因發大水,親人都死了,他賣到一戶人家當陪讀,十四歲那年有人幫他脫了奴籍,科舉成績平平,庶吉士,他自主謀了個外放的小官,後娶了一名妻子,是他當時上官的女兒,兩年後,上官死了,他頂替了他的位子,沒多久,他的第一妻子也死了。

奇怪的是,後來,他又娶了幾名妻子,皆是和第一任差不多的情況,娶了名比他官職高的大人女兒,之後,那名大人不明不白死了,連著女兒也死了。

他的官位就一路上升……

俞璟辭不知道還有這種事兒,難不成同大人就是靠著娶妻升官發財?見蕭珂繕一臉肯定的神情,她不免一噎,如此城府心機,難怪這麼多年,北疆的事兒都被瞞得好。

沒來由想起當初和離得夏莊洋和賀沁歡,如果兩人沒有和離,賀沁歡會不會遇著同樣的事兒?

俞璟辭細細一想,當初給同大人贖身的人就是其中的關鍵了,詢問的看著蕭珂繕,他沉吟不語。

當年的事兒那麼久遠了,而且同大人這些年隱藏得那麼好,很多證據都被銷毀了,想到買了同大人得那戶人家。

“有年走水,裏邊的人全死了!”

俞璟辭又泄了氣。

天越來越冷,入冬後的第一場雪簌簌裸著,很快,窗外一片銀裝素裹。

北疆的事兒越演越烈,大同坐地為王的幾率越來越高,皇上卻遲遲不動兵,俞璟辭大約知曉中慶帝是顧忌著恭親王。

恭親王被大同挾持了,整個王府被人看守起來,俞墨淵托了兩名北疆人遞的消息出來,兩人是婦人,土生土長的北疆人,出了北疆,拿著俞墨淵物件到俞公府的鋪子找掌櫃,這才知道北疆裏邊的情況。

大肆征兵,村裏邊的男丁都被抓去當兵了,還有一些年輕力壯的婦人則被帶到了山上,兩人能幸免不過是俞墨淵幫她們出了銀子,免去了徭役,代價就是幫忙遞個信。

婦人還說,如今北疆要下進城令了,不允許進出,裏邊要出來的北疆人都走了,婦人們說起來,淚眼婆娑,家裏邊還有老人,也不知什麼時候能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