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章勸學被拒,空留兩行清淚在人間(1 / 1)

“端午帖子”事件之後的十幾年裏,李清照幾乎沒在“江湖”上露麵,過的是一種深居簡出的近乎隱居的生活,世人很少再能聽到關於她的消息。不過從她的性格和尤為推崇陶淵明、嚴子陵等著名隱士來看,這應該是她比較喜歡的生活狀態。

不過生活的歸隱並不意味著心情的徹底歸於平靜!就在李清照的生命即將走到盡頭的時候所發生的一件事就證明了這一點。

這件事大約發生在紹興二十五年前後,地點是在李清照隱居在杭州西湖畔的居所處。

這一天,七十一歲的李清照正在院子裏閉目養神,她突然聽到了一個女子爽朗的笑聲,笑聲是從鄰家傳出來的。這戶人家是新搬來的,李清照並不熟識他們。笑聲引起了她的好奇,也觸動了她心靈深處的某種東西。於是她緩慢起身,蹣跚來到庭院的圍牆前,眼神越過低矮的圍牆,看到了鄰家庭院裏的林蔭深處有一架秋千,秋千上有一個十幾歲的小女孩正歡快的蕩著秋千,笑聲就是從她嘴裏傳出的。

這幅情景立刻讓李清照眼眶濕潤了,她想起了自己幼時在汴京城裏那段愜意舒爽的時光。秋千是她的鍾愛之物,秋千上的少女不正是當年的自己嗎?於是她產生了一個想法。隔著低矮的圍牆,她向女孩打起了招呼。

——你好!

女孩被嚇了一跳,她停下來,不解的望著眼前這個陌生的老奶奶。

——你能過來一下嗎?李清照一臉虔誠的向那個稚氣未脫的小姑娘打著招呼。

愜意的玩耍無端的被人打斷,小姑娘自然有些不快,但出於禮貌,她還是點了點頭,像一隻小鳥般飛到李清照麵前。

——什麼事呀?老奶奶?

——我想跟你商量件事,也算是……求你幫個忙,好吧?

李清照有些支支吾吾。

聽到“幫忙”倆字,小姑娘爽快地點點頭。

——好的!

——是這樣的!(李清照邊想邊道)奶奶這裏有樣東西,想……送給你……

小姑娘被搞糊塗了:送我東西,怎麼能叫“幫忙”?於是她多了個心眼兒,眼珠子也轉了幾下。

——是什麼呀?

看到對方並不拒絕,李清照有些興奮。

——是這樣的,奶奶年輕的時候讀過很多書,會作詩填詞,也寫得一手好字,很多人都知道,我看你挺有天資的,要不我就將這些東西傳……

小女孩果然頗有“天資”,李清照的話還未說完,她就完全明白是怎麼回事了,她忙搖了搖頭。

李清照的心一驚。

——為什麼呀?

——我爹說過,“才藻非女子事也”,女孩兒家學問多了沒什麼好處!她還說,當年有個叫李清照的,就是一個名滿京師的才女,結果……

李清照懵住了!

女孩後麵的話也沒聽進去,她隻感到一陣強烈的眩暈。待這個“旋轉的世界”停住以後,女孩兒已經不知去向,她也沒再回到秋千架上,竹林深處那個悲傷的秋千孤獨的晃動著……

之後不久,李清照永遠的閉上了眼睛,徹底的離開了……

臨終之時,她的心情很平靜,隻是有一個問題她實在弄不明白:才藻非女子之事,為什麼?為什麼?……

這一年(紹興二十一年,公元1151),抗金名將韓世忠也死了,天下依然亂著、高宗依然偷安著、朝中主和和主戰兩派依然辯論著、金賊滅宋的計劃依然在策劃著……

做夢都想回家的李清照最終被葬在了西子湖畔,這裏離著她的故鄉還有幾千裏路,這裏也沒有一個她親的人和愛的人,陪伴她的隻有西子湖畔裏隨風搖曳的荷花們……

寫到這裏,我已經淚水滿眶了!不過我還是要擦幹淚水,向所有讀過此文的人、所有關心、熱愛李清照的人發出一聲倡議:

不是都說,李清照死後變成了西子胡裏的一株荷花,始終遙望著北方的故土嗎?我們就來個聯名舉薦,並報請黨中央、國務院批準:封李清照為“荷花女神”,讓後人世代紀念她、供奉她……

初稿成於2008年11月28日夜

木丁·易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