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大多數的人都是隻想做大事,而不願意或者不屑於做小事。但任何大事的成功都是由無數小事積累而成的,而願意把小事做好的人太少。如果在工作中始終不拘“小節”,不屑抓細節,最後隻會因小“疵”而掩了大“玉”。因此,一個人要想獲得成功,那麼,對自己工作中的任何小事及細節,就絕不能采取敷衍應付或輕視懈怠的態度,這樣才能從根本上防止和避免危害和損失的產生。做事做的就是細節。
把小事做細,把細節做透
日本獅王牙刷和海爾集團兩家公司的成功之處就在於,他們把一件看似極小的小事做細、做透。這裏所說的將小事做細,就是指將小事做到位、做透徹。如果粗枝大葉地去做一件小事,那是不可能做好的。
在現實生活中,人人都覺得自己是做大事並且能做大事的人,但人們又大都不願意或者不屑於做小事,真正願意把每件小事都做細、把細節做透的人卻少之又少。事實上,芸芸眾生中真正能做大事的人少之又少,大多數的人都隻能做一些具體、瑣碎而又單調的事,也許看起來確實過於平淡,過於雞毛蒜皮,但這就是工作,同時也是成就大事不可缺少的基礎。所以,做事一定要注意細節,從小事做起,把小事做細,把細節做透。
做事做的就是細節。在工作中,沒有一件事情是小到不值得你動手去做的,也沒有一個細節會細到應該被你忽略。
日本獅王牙刷公司的員工加藤信三就是此中的典範。
一天,加藤信三因為要趕去上班,刷牙刷得特別急,沒想到將牙齦給刷出血了。他大為惱火,在上班的路上一路都是氣哼哼的。
等到了公司,加藤信三好容易才將心思集中到工作上,之後,在休息的時候他和幾位要好的夥伴提及此事,因為他們所在的公司剛好是一家牙刷公司,所以大家約好一同設法解決牙刷容易傷及牙齦的問題。
就這個問題,他們絞盡腦汁,想了不少辦法,如把牙刷改為柔軟的狸毛,刷牙前先用熱水把牙刷泡軟,多用些牙膏,放慢刷牙速度等,但效果都不太理想。後來,他們很仔細地檢查牙刷毛,從放大鏡底下發現,市麵上流行的牙刷毛的頂端是四方形的,而非我們平時認為的尖形。加藤信三突發奇想:“把它們改成圓形的不就行了!”於是他們著手改進牙刷。經過實驗,他們終於發現,這種方法的效果是明顯的。
得出結論後,加藤信三正式向公司提出改變牙刷毛形狀的建議,公司領導也覺得這個建議很特別,於是,經過驗證後,公司正式把旗下的全部牙刷毛的頂端改成了圓形。改進後的獅王牌牙刷在廣告媒介的作用下,銷路極好,銷量直線上升,最後在全國同類產品中,竟然占到了40%左右,而加藤信三也因此由普通職員晉升為科長,在十幾年後,他又成為了公司的董事長。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牙刷不好用,是經常會遇到的問題,但很少有人會因此想辦法去解決這個問題,加藤信三不僅發現了這個小問題,而且對此進行了細致的分析,從而使自己和所在的公司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要知道,任何大事都是由若幹小事構成的,小事決定了大事。也隻有做好了每一件小事,才能做好大事。在海爾集團,辦公大樓的每一塊玻璃都被擦得明亮清晰,因為集團內的員工每天都會將玻璃一塊一塊擦拭。正是因為集團內有一批樂於做小事的人,才使海爾集團有了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擦拭玻璃很簡單,如果做一天,誰都可以做到,但每天都這樣重複做,一年365天天天如此,那就很不容易了。
日本獅王牙刷和海爾集團兩家公司的成功之處就在於,他們把一件看似極小的小事做細、做透。這裏所說的將小事做細,就是指將小事做到位、做透徹。如果粗枝大葉地去做一件小事,那是不可能做好的。
豐田汽車社長也說:“公司最為艱巨的工作不是汽車的研發和技術創新,而是生產流程中一根繩索的擺放要不高不矮,不偏不歪,而且要確保每位技術工人在操作這根繩索時都無任何偏差。”這就是在細節上的體現,最好的產品做的都是細節。但在個人來說,做事時將細節做好了,就成功了一大半。這是因為:
細節能夠反映出一個人的邏輯思維能力
在我們平常的工作中,經常會有同一時段內做許多事情的情形,有時候這些事是有著明顯的先後順序,而有些則沒有。遇到後者,就應及時調整自己的工作安排,先集中把其他部門接著要做或需要上級批準的工作完成提交。這時候,關注細節是幫助你把握工作主動的關鍵。
細節能夠反映員工的自我管理能力
如果你的辦公桌上永遠都有堆得老高的文件,計算機上總是貼滿記事的便箋……即使是在工作後,也不會清理歸檔。可能你會覺得:大事都做完了,誰還在意這些細微小事?殊不知,一個連自己都管不好的人,誰又能委派他去管理一個部門呢?
細節能反映員工的責任心
如果你總是將那些細節做到位,把小事做細,細節做透,那麼你的責任心也必定能讓你獲得上司和同事的信任。如,上司或同事要出差,一切都已經安排好,他們離開公司前,你細心地將一個寫有對方主要聯係人手機號碼的紙條交到他們手中,以防出現萬一,他們可以及時聯係。你的部門負責組織公司的一個重要會議,會議前你去會議室把所用設備(投影儀,接線板)一一落實,以防某個環節出差錯。當你經常為上司或同事做這些看起來很小但又必不可少的事情的時候,你也一定能給他們留下良好的印象,當機會到來時,你就會被認為是最合適的一個人選。
細節能反映你對他人的關注
當有客人走進會議室時,通常主人會按季節遞上一杯熱茶或冷飲,人們會很滿意你的這份周到。但若你先送上一杯溫水,使他能痛快地喝下以解口渴,然後你再奉上熱茶、冷飲讓其慢慢享用,他們的感受想必是更加深刻。又比如,你的下屬在炎炎夏日要出差到南方,你在他們離開前,送給他一瓶風油精,這肯定要比你再三強調此次出差任務的重要性更能激發他們的工作熱情。
細節能夠反映你的做事風格
如果你接到某客戶來電向你詢問某事,本來這件事是由你同事負責的,你留言相告也算是盡了人事了。但隻是這樣,對方心裏肯定還不那麼踏實。如果你能主動回個電話告知對方:“事情已轉到××手中了……”雖然看上去隻是很小的一件事,但這個電話會使別人感到你做事的牢靠,下次有了機會,他肯定會首先想到你。
細節能反映你的綜合素質
想要發現旁人看不到的細節問題,做好細節上的每件事情,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素質的提高需要不斷的學習、逐漸的積累。
綜上所述,將小事做好,努力把小事做細、做透,小事也可以做成大事。如果你能養成把小事做細、把細節做透的職業習慣,那麼你一定能擁有比別人更多的競爭力。
細節也能做出大機會
上司或那些你事業上的貴人的信任是一點點取得的,當你能夠在小機會麵前體現出你的價值時,你就可以爭取到更大的表現機會。很多時候,機會都是從細節中做出來的。
當今社會,雖然每年都有很多的大學畢業生找工作,但大多數的公司寧可花更多的錢去聘請有一定工作年限的員工,為什麼呢?這是因為很多新人不夠腳踏實地,路還沒走好的時候,就想跑,還沒跑起來的時候就想飛。其實,上司或那些你事業上的貴人的信任是一點點取得的,當你能夠在小機會麵前體現出你的價值時,你就可以爭取到更大的表現機會。很多時候,機會都是從細節中做出來的。
正大廣場市場部經理周旭光講了他自己親身經曆的一個故事。
周旭光剛進正大廣場時候也是打了將近3個月的雜。當時他負責租戶協調工作,有一次需要給客戶發函,平常其他人都是直接給租戶的總公司發傳真。但是周旭光因為剛來工作,什麼資源都沒有,就想通過這個機會認識一下客戶,於是他通過各店的店長找到他們總公司市場部的人,打電話去溝通並建立聯係。以前很少有人會這樣做,因此他的舉動也給上司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後來在提升員工的時候,上司很快就想到了他。
等到周旭光升為經理之後回憶這段經曆時說:“其實打雜也無小事,機會都是靠自己把握的。”
就是因為周旭光將自己工作中的細節做好了,所以他得到了別人沒有的發展機會。有因機會而得到發展機會的,自然也會有人因細節問題沒有處理好而最終失去機會的,下麵這個例子就是如此。
一次,新加坡航空互聯會到武漢招聘空中小姐。在應聘過程中,很多女孩長得很漂亮,在形象氣質上都可過關,但由於沒有恰當地包裝自己,尤其有的人穿著涼拖、吊帶,化著濃妝或者幹脆不化妝,令招聘負責人比較反感。因為負責招聘的那位外國麵試官非常注重應聘者的細節,如站立時手放在哪個部位,回答問題時有哪些小動作等。而且還有麵試者被問及一些很細節的問題,如衣服是不是新買的,早上化妝畫了眼睛沒,談了朋友沒有,去過哪些國家旅遊等諸如此類的問題。航聯公司的麵試官認為,這些都最能體現你的思維反應力和生活閱曆。結果,有部分美女最後因這些細節問題沒有處理好而錯失了機會。
當然,有時候我們的機會來源於那些看上去微不足道甚至是我們從不在意的一些地方的細節。機會它並不總是這樣堂而皇之地出現在你麵前,更多時候它喜歡和人捉迷藏,讓你慢慢去發現它,而通過一些細節,讓你更容易接近它。
某年6月,天南廣告公司因為業務量不斷萎縮,公司效益出現大滑坡,於是公司決定裁掉一半的後勤人員。當時,在辦公室做接待工作的文小爽就在被裁之列。老總說,被裁掉的人員還有一次機會,誰能在2個月內為公司拉到50萬元以上的廣告業務,就可以續聘他,這個期間,除提供差旅費和出差補貼外,其他一切費用自理。
小爽心想,兩個月50萬元。這是一個合格的廣告業務員可以完成的業務量,就答應下來。可結果,小爽跑了1個多月,甚至沒有發現一單意向性的業務。
眼看時間快到了,但小爽的心情卻越發沉重,如果再攬不到業務,恐怕她真的要失業了。這天,當她經過某社區遊樂園時,不經意看到一個兩歲多的小孩在向老阿婆又哭又鬧。小爽笑咪咪地走過去對孩童說:“告訴姐姐,你要玩什麼呀?”
原來小男孩要蕩秋千,可他奶奶怕摔著小孫子,硬是不讓他玩。小爽向老阿婆保證自己會照看好孩子,於是就把他抱到秋千上,並與他一塊玩耍起來。隨後,她又領著孩童玩耍了吊環、爬梯。很快,半小時就過去了,小爽對孩子說:“小朋友,姐姐現在有事要走了,我明天再來跟你玩,好不好?”就在小爽轉身離去之際,老人突然好奇地問她:“姑娘,你做什麼工作的?”小爽苦笑道:“我是廣告公司的,最近公司裁員,如果我兩個月內拉不到50萬元的廣告業務,就要失業,明天是最後期限。”說完還不忘向孩子保證,第二天一定過來陪他玩。
第二天,小爽還真的跑到遊樂園來向小朋友兌現自己的“諾言”,老人和孩子見到小爽很是高興。小孩玩盡興了,小爽正打算離開的時候,老人認真地問小爽:“你昨天不是說要拉廣告業務嗎?走,我帶你去試試運氣。”原來這位老人的兒子是一家大型連鎖營銷公司的總經理,由於又新開了幾家超市,也正好需要做廣告宣傳。最後,這位總經理除了給小爽談成30多萬元的戶外廣告牌業務外,之後還相繼給她推薦了不少客戶。
小爽遇到她的“財神”僅僅是一種巧合嗎?其實並非如此,如果不是她之前耐心地陪那孩子玩耍,後來又不忘自己與一個兩歲多的小孩的約定,她也不會給老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讓老人最後主動幫助她。她當初並不知道老人的社會背景,自然談不上“刻意與那個孩童套近乎”之嫌。其實很多時候,機會就隱藏在暗處的,需要你去發現,隻要我們敢於去真誠地嚐試,我們會得到許多的機會。
綜上所述,隻要我們認真地做好自己的每一件小事,將細節做好,是可以從中得到大機會的。
一定要處理好工作中的細枝末節
在激烈的職場競爭中,在能力等各方麵無從比較的情況下,細節常會顯出奇特的魅力,它可以提升你的人格魅力,增加工作績效指數,博得上司的青睞,使你獲得更好的機會。如果你能在工作中敏銳地發現別人沒有注意到的空白領域或薄弱環節,並以小事為突破口,你的工作績效很有可能因此得到質的飛躍。
這是一個細節製勝的時代。微軟公司之所以投入幾十億美元來改進開發每一個新版本,就是要確保每一個細節都不出現紕漏,不給競爭者與它爭勝的機會;迪斯尼公司在調查發現平均每天大約有兩萬名遊人將車鑰匙反鎖在車裏,於是專門在公園的停車場幫助那些將鑰匙鎖在車裏的遊客免費打開車門,給遊人提供了方便,這一頗重細節的服務為迪斯尼公司帶來了更多的顧客。
對於公司來說,注重細節是至關重要的。同樣的,對於一個員工來說,注重細節其實就是一種工作態度,一定要處理好工作中的細枝末節。優秀員工與平庸者之間的最大區別在於,前者注重細節,而後者則忽視細節。看不到細節,或者不把細節當回事的人,無法把工作當做一種樂趣,因而隻能永遠由別人分配給自己工作,甚至即便這樣也不能把事情做好。這樣的員工永遠不會在公司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而考慮到細節、注重細節的人,不僅能夠認真對待工作,將小事做細,而且能在細節中找到機會,從而使自己走上成功之路。
吳軍和孔蒙同時應聘進了一家中外合資公司。這家公司待遇優厚,並且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這讓他們倆都很珍惜,兩人都拚命地工作以確保試用期後還能留在這裏。因為公司規定的淘汰比例是2:1,因此他們倆必然有一個會在3個月後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