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天忙忙碌碌、來來往往,到底是為了什麼?我們為什麼去上班?是為了公司、為了老板,還是為了薪水,或社會地位?我們是為誰工作?怎樣才能得到老板或上司的肯定?這些都是我們在上班之前需要考慮清楚的問題,隻有懂得了這些道理,我們才會找準方向,把眼光放在這份工作對你自身的價值上,也才可以獲取我們想要的成功。
你是為自己工作
要知道,你工作,不隻是為了公司,更是為了自己。如果你斤斤計較地盯著今天少賺了,明天吃虧了,那麼你就容易被這樣的短期利益蒙蔽住心智,致使你一輩子都隻能在小職員位置上待著。在工作中學習經驗,鍛煉能力,獲得成長的機會,這些都比薪水更重要。
人的一生中,工作占據了我們生命中的大部分時間。它是人生運轉自如的轉軸,影響著我們的人生。
有人曾經采訪過鬆下、索尼等日本大型電子公司的員工,問他們:“你們在崗位上是做什麼的?”
結果,答案五花八門,應有盡有。
“上螺絲。”
“搞焊接。”
甚至還有人回答說:“我在這裏20年了,我一直在上螺絲。”
其實,他們的答案也不算錯,但這些又都不是理想答案,他們沒有人回答說:“做電子產品。”更沒有人回答:“加快人類與社會的聯係,促進社會的繁榮進步。”他們隻是每天忙忙碌碌地上班、下班,領著固定的薪水,機械而被動地工作著,朝九晚五。他們為了工作而工作,因為一些小事高興或者抱怨,卻從來不思考:到底什麼是工作?為什麼工作?自己在為誰工作?我們是為了老板工作嗎?如果你這麼想那就是大錯特錯了!你是在為自己工作!
我們在工作中積累經驗,鍛煉自己,熟悉技巧,掌握人脈,累積信任,在不知不覺中完成質的飛躍,至於金錢,它隻是工作所給予你的無數獎勵品中的一個,金錢不是目的。如果我們的工作隻是為了金錢,那麼工作隻能是毫無趣味的,但如果我們是為了自己工作,工作便能夠給你帶來輕鬆愉快的心情,而且人們也會更加重視你,仰慕你。
在某公司,有一位博士與一位能力相當的同學一起進入公司,那時他的薪水是10000元,但他同學的薪水卻比他多出5000元。因此,在工作的時候,他總是漫不經心,小錯誤常常發生,工作效率低,要不然就像自己吃了大虧似的。也因此,後來他同學升到了經理的職位,他卻還在普通職員的職位上一直沒有動彈。
這位博士就是因為隻為了金錢工作,認為少5000元就要少幹5000元的活。不但讓學習機會與晉升空間離自己遠去,還養成了各種各樣的壞習慣,成為了他以後成長的障礙。問題是,像他這樣的人在我們身邊並不在少數,下麵這個建築師也是如此。
一位幹了十幾年的建築師,因為其敬業深得老板的欣賞和信任。但日子長了,這個建築師厭倦了為別人打工,想要自己開家公司。於是他對老板提出了辭職,老板舍不得他走,再三挽留,但他不為所動。於是,老板隻好接受了他的辭呈,但同時請他幫忙再為自己蓋一座房子。這位建築師不好推辭,便答應了下來。
由於建築師的心思已經不在這個上麵了,於是他便開始應付差事,結果房子蓋出來後,做工粗糙,用料也不嚴格,設計還有幾處紕漏。誰料,房子建好後,老板把鑰匙交到建築師手裏說:“數年情誼,想送你座房子,想來想去,還是你幹活我最放心,但我沒想到……”
這位建築師入行多年,為別人蓋了那麼多精美的房子,最後卻為自己建了一座粗製濫造的房子。他以為是在為別人蓋房,卻不知道自己所蓋的房最後就是自己的,但是悔之晚矣。表麵看來,你工作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為公司招攬業務,爭取利潤,但實際上,公司給你的工作報酬不光是金錢,你在工作中還能獲得最珍貴的經驗、良好的訓練和展示才華的舞台。所以,盡早丟掉那種為了薪水而工作的念頭吧,它是你成功路上最大的絆腳石!
要知道,你工作不隻是為了公司,更是為了自己。如果你斤斤計較地盯著今天少賺了,明天吃虧了,那麼你就容易被這樣的短期利益蒙蔽住心智,致使你一輩子都隻能在小職員位置上待著。在工作中學習經驗、鍛煉能力、獲得成長的機會,這些比薪水更重要。
陳燁小時候因為家貧,沒有接受多少教育,他很小就走出農村,出來工作。從15歲開始,他做過民工、商販、服務員,雖然工作卑微,但他總能將自己的工作做得很出色。3年後,為了尋找更好的發展,陳燁到了城裏的一個建築工地打工。
陳燁下定決心一定要做工地上最優秀的一個工人。所以,當其他人都在抱怨工作太累,薪水太低而幹活不積極的時候,陳燁卻默默地忍受著,努力著,他積累著工作經驗,自學建築知識。
有一天,正趕上休息時間,陳燁躲在角落裏看書,同伴們都聚在一起聊天、玩鬧,剛好經理來工地檢查工作,經理走過來翻了翻陳燁的書和筆記,什麼也沒說就走了。第二天,陳燁成了公司的技師。於是有人諷刺他裝樣子,而陳燁回答:“我不光是在為老板打工,我也是在為我自己打工,隻有我的價值遠遠超出我所得到的薪水,我才能實現我的夢想!”就是因為有著這樣的信念,陳燁一步步升到了總工程師的職位。
陳燁的經曆清楚地表明,你是在為自己工作,不負責任、得過且過,最後辜負的將是你自己。工作隻是你前進的階梯,隻有階梯穩,你才能登得高,走得遠。工作所給予你的,要比你為它付出得更多。就如洛克菲勒所說:我們努力工作的最高報酬,不在於我們所獲得的,而在於我們會因此成為什麼。如果你將工作視為一個你需要獲得實踐經驗的機會,那麼,你會發現自己所做的每一項工作都包含著許多這樣的機會。
事實上,世界上大多數人的夢想都被現實消磨殆盡,隻為了那微薄的薪水而工作。
其實,能力比金錢重要,金錢是會花光、會丟失、會被偷走的,但是能力不會。困難的任務能鍛煉我們的能力,拓展我們的才能,和同事的合作能培養我們的性格和適應能力,這些都是工作給我們的一筆最寶貴的財富。努力工作看起來受惠於公司,但最終的受益者還是自己。無論是創造力、決策力、執行力,還是洞察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長期認真負責的工作中積累和學習得到的。老板能控製你的工資,卻不能限製你學習的眼睛和精神。我們不僅要為現在的薪水工作,更要為未來的薪水奮鬥。
我們為自己工作,就要有一種老板心態,像老板一樣思考。這並不是說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老板,而是要樹立一種主人翁意識,以老板的態度來對待公司,這樣你將受益匪淺。這是對我們每個人的發展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其中包括具有更強的責任心、努力爭取更上一層樓、更加重視顧客和個人的服務等等。
在做事的時候,認真思考以下問題。
如果我是老板,會怎樣對待難纏的客戶?
如果我是老板,目前這個項目是不是需要認真考慮一下後,再作投資決定?
如果我是老板,麵對公司無謂的浪費,會采取什麼必要的措施?
如果我是老板,會怎樣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
當你以老板的角度思考問題時,即便是最平凡的工作,也會變得生機盎然。
你沒有理由不認真工作,你所在的公司不僅是別人的船,也是你自己的一艘船,隻有那些為自己而工作的人,才能成就輝煌的人生。因為他們會盡善盡美地去完成自己的工作,即使受到挫折,也不會氣餒,而是將其視為走向成功巔峰的必經之路。
不要觸碰老板的“心理底線”
老板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如果你動了他靈魂深處那根脆弱、敏感的情感神經,那麼你的位子也得動一動了。尊重老板的情感,獲得老板的認同,事實上也就獲得了變革的最大推動力!
俗語說:“龍有逆鱗,觸之則死。”而每家企業的老板也有著如同“逆鱗”般的“心理底線”,觸動“底線”者也將凶多吉少。職場如戰場,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在某種意義上,了解你老板的心理底線比了解你的工作更重要。
老板的心理底線在哪裏,是每一個在職場工作的人心裏迫切想知道的,因為這涉及我們的職場命脈,關乎我們的升遷和發展。
王女士是某知名民營企業的行政人事副總經理,因為這家公司有職業發展、升職和大幅加薪的機會,所以她從外資企業的主管跳到這家民營企業任副總經理。按她當初的話來說就是:“一張白紙更好描繪最美最新的藍圖,我終於找到了一個可以發揮優勢與才能的地方!”老板也希望通過引進她從而使公司在人力資源方麵有質的飛躍。
所謂“新官上任三把火”,她一上任首先實施績效目標考核;其次進行崗位競聘,優勝劣汰;最後是係統培訓,人才培養。當時,她憑著一股子幹事業的熱情勁,製定了詳細的人力資源發展戰略和規劃。這個方案就連專家都無可挑剔。可是,不到3個月,她的計劃就擱淺了,5個月後她被公司宣布辭退。
老板開除她的原因也很簡單。她的三把火一來就燒到老板家裏了,績效目標考核沒錯,崗位競聘也沒錯,培訓更是件好事。可是她卻動到了老板的七大姑八大姨,連老板的老丈人都看不慣,老板的老丈人年齡一大把了,到公司來是為了盡一份自己的力量,他盡心盡職的行為一直是員工學習的榜樣。但王女士卻認為其能力不符合傳達室門崗的要求,不適應國際化公司的標準,要勸退或是辭退,還認為這可以起到殺一儆百的作用,是公司人力資源規範化管理的關鍵事件。老板多次有意無意地提示她從其他地方開刀,她偏不,並認為這件事有代表性。但她卻忽視了當年老板起家的時候,他老丈人給予的幫助,這份情感是割舍不下的,辭退老板的老丈人以至於讓老板家後院起火,老板也得了個“為富不仁”的名聲。讓她走還是讓老板的老丈人走,老板當然選擇她了。
老板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如果你動了他靈魂深處那根脆弱、敏感的情感神經,那麼你的位子也得動一動了。尊重老板的情感,獲得老板的認同,事實上也就獲得了變革的最大推動力!
除了親情外,有時候老板們也擅長在細節處較真,可能因小的道德瑕疵而大動幹戈。
廣州某空調公司的空調從5月份以後就進入了銷售的旺季,到7月份銷售也一直居高不下,全公司的人都進入了高度戰備狀態。但是就在這時候,趙總將主抓銷售的一位副手李經理停職了。停職的原因僅僅是因為一個細節。
總公司為了促銷,定製了一批廚房刀具,凡是購買產品的人均可免費領取一份。這套刀具公司定價在70元左右,對外售價是105元。當時正值空調銷售的熱季,而公司的空調品牌好,性價比高,所以顧客不是衝著贈品來購買的。這時,李經理幹了一件似乎“聰明”的事情,他扣留了這3個月來所有的贈品,一次性以低價銷售給了一家五金店的老板,李經理也收入了近6000元。之後李經理將這6000元作了獎金,按職位大小比例進行了分配,連銷售內勤都分得了200元的旺季獎金,部門上下歡欣鼓舞,正策劃著下一輪的促銷品“套裝餐具”如何處理。
這讓趙總大為惱火,不但沒有表揚李經理,反而讓他停職待崗。趙總認為:李的行為極無商業道德可言,盡管他沒有把錢私吞,但比私吞的後果還要嚴重,因為他在團隊內製造了一種不良的風氣,讓全公司的人認為破壞顧客利益和商業規則是無所謂的。如果刹不住這種風氣,員工的職業價值觀會走入誤區,使顧客的滿意度下降或喪失,最後影響到公司的品牌。
公司有公司的利益,在你的思維意識中認為無傷大雅的行為或許已經超越了企業的“雷池”。之所以外資企業在培訓員工時非常重視道德與企業價值觀的培訓,是因為這將決定著員工未來行為的導向。
一般來說,老板都有其心理底線,一旦你不小心觸犯了這條底線,後果自然是你走人了。對於老板的心理底線,即使大家平時在嘴上不怎麼公開討論,卻每天都在經曆著、琢磨著,這就好比在布滿地雷的戰場,每天我們都在穿梭行進,卻不知道什麼時候會踩到那根底線,以致地雷爆炸,犧牲自己。因此摸準老板的心理底線,有助於我們規避職場上來自老板的那部分風險。
除了上述幾條外,一般來說,老板的心理底線還有以下幾點是員工一定不能碰觸的。
1.拿公司利益作籌碼
在每個老板的心目中,公司利益都是神聖的,一旦有人觸動了這塊神聖、不可侵犯的“奶酪”,最終隻會自食其果。如為了交好同事,利用職務之便隨意更改公司的“用車記錄”和“考勤製度”等,一旦你有這種違規行為,經濟損失隻是外在的一種體現,你的這種行為既侵害了公司的利益,也損害到了公司的管理,更重要的是,你的行為會具有極強的不好的傳播能力,很有可能形成一種不良的企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