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局回放]
2004年的夏天,我回學校拿了那張畢業證之後,便算告別了三年的大學生活。在學校所在的城市瞎逛半年之後,仍然是一無是處,沒有找到工作,也沒有收入來源。未來的出路在哪裏,我根本就不知道。
正在苦惱之際,在南方淘金回來的表兄對我說,南方的機會大一些,不如到南方去闖一闖,說不定會闖出一番事業來。
就這樣我便來到了廣州這座美麗的城市,成了千千萬萬打工者中的一員。然而這座美麗的城市並不歡迎像我這樣一無技術、二無經驗的外來工。在忙碌奔波了半個月,幾乎為找不到工作而絕望時,我發現了一張令人怦然心動的招聘廣告。我想也來不及多想便按照廣告上的地址找到位於市中心繁華地段的××大廈28層E室。
幸運的是,我沒費任何力氣就被這家“廣州實業有限公司”聘為美工。在交了50元報名存檔費、300元工作押金後,第二天我就正式成了該公司的一名工。
上班開始,我滿懷熱情滿懷希望,把全身心都投入到本職工作之中。可是過了幾天,我便感到奇怪,公司經理為什麼每天都讓我寫招聘海報?公司每天都有那麼多人來應聘,為什麼總是招不夠呢?經過詳細了解,我才知道,原來這家公司竟是 掛羊頭賣狗肉的“騙子公司”。
公司雖有正規的枟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枠和枟稅務登記證枠,營業執照上的經營範圍是興辦實業,包括國內商業、物資供銷業。但公司隻有一家實體,是一家專門替別人裝配功放機的電子公司。電子公司人不多,就幾十號人,有貨做他們就是工人,沒貨做時他們和我同樣是騙子一個。
大多數求職者都有這樣一種心理:認為職介所不可信,而勞動局下屬的人才市場一定不會騙人,然而恰是這樣中了我們老總的圈套。十天半月我們公司就要到人才市場去招聘,由我負責寫海報,老總觀察著每個求職者,我們專盯著那些剛畢業的中專生或技校生,因為其它公司或工廠都隻要熟手而我們則專招生手。這樣一來,前來麵試的人就特別多,我們在問完簡單的問題和看了詳細的籍貫之後,便認為麵試合格,叫求職者某日或某個時間到公司參加考試。老總怕同一個地方的人一起行動,所以招的人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絕對沒有同一個地方的。
由於考試每人必須交納20元的試卷費和實踐操作費,公司老總怕求職者認為人多錄取機會少,就把每10人的考試時間錯開來,這樣一來使求職者誤認為人少錄取機會大的心理而不在乎那區區20元錢。為了賺更多的20元,公司在招工時都擴增名額,明明隻需10人,但在招聘時卻寫100人。而麵試合格的往往有200人之多,這200人當中起碼有180人來參加考試。
電子公司賺錢的巧門則更絕:要進入電子公司工作,得交200元工具保管費。交了錢後每個員工都會得到廠裏從街邊買回的1件/1元的劣質工具(如螺絲刀、鉗等)這些工具必須保用半年,否則每損壞一件扣除10元(而事實上那些工具隻 要用來幹活,不出一個星期保證白白丟掉10元);公司發的廠服,必須保持幹淨,不幹淨者每次罰5元,不許破爛,否則每件廠服扣50元。(然而隻要一洗,用力一搓,50元也會變成水泡)。老總從不會炒工人的魷魚,他會讓他們幫他幹活賺了錢之後,不會帶走一分錢而自己辭工離去。這邊有人走,那邊又到市場去招聘。公司就這樣周而複始地賺求職者的錢。
本來,當我知道公司的內幕後,很想一走了之。然而自己交的那350元不能退回,於心不甘,再加上老總許諾每月給我1000元底薪,另外加發獎金,我擋不住這“高薪”的誘惑,1000多塊啊,那可是家鄉半年多的收入。最終我還是留了下來。說實在,我這人還是頗有一點小聰明的,對每項工作都能很快領悟要領,掌握實質。再加上我對美術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天賦,使我如魚得水。我做美工時,把放置室外的招聘海報設計得非常別致和獨樹一幟,在語言文字上也下了很大功夫,經過精心策劃的廣告頗具鼓動性和誘惑力,這使得公司的“業務量”有了大幅度增加。
美工做了兩個月,老總就將我提升為“業務主任”,主要負責公司的廣告策劃和對員工的管理。為了報答老總的“知遇之恩”,我對公司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我知道公司要想賺更多的錢,就必須經常去人才市場招工,去人才市場多了也會讓人懷疑,所以我就讓一些員工去派單,派單其實就是上街派發廣告。給他們劃分責任區域,落實工作責任,規定行走路線,將公司的效益和他們的工資待遇掛鉤考核,一周結一次工資,提高派單員的工作積極性與主觀能動性。在我的管理下,派單員的派單效果大大地增強,被廣告蒙騙前來應聘的人員呈幾何級增長,公司的“經濟效益”也不言而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