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文安。
河北是一個英雄輩出的地方,作為中國內家拳的發源地,它有驕傲的資本。有號稱“天下第一手”的孫祿堂,“半步崩拳打天下”的郭雲深,而文安縣,則是八卦掌宗師董海川的故居所在。
此時,在一座大莊園內,一個身著練功服的少年正在院落中疾馳,雙腿有如抽風一般令人目眩,上身卻穩如磐石,絲毫不動搖,如果有內行看見,一定會驚訝得何不攏嘴,這是內家拳修練者門夢寐以求的“動靜一體”的境界,下身動如狡兔,上身堅若磐石,與人對敵之時方能做到出招快、準、狠。一擊切中要害。
“空閑”,一個溫和的聲音響起,院中閃爍的身影陡然停下,滿頭大汗的卓空閑朝著那聲音的主人微微欠身,恭聲道:“父親。”來者是一個四十上下的中年人,劍眉星目,想必年輕時也是難得一見的美男子,舉手投足之間自有一股難明的氣質,威嚴而不失溫和,莊重而不失活潑,可謂將“中庸”二字發揮到了極致。他便是卓空閑的父親,卓楓林。
對於眼前之人,卓空閑是抱有一種極其崇拜的心態的,卓空閑跟著卓楓林長大,深深的知道這個男人的武力有多麼強大,所以每次麵對他,卓空閑總是保持著應有的恭謹。
話說這卓楓林確實也不是個簡單人物。五歲練武,修習內家拳,十六歲已然悟出了暗勁,又經兩年再度突破,成功至臻化境。在這個天才層出不窮的世家之中,仍然是耀眼得過分。少年得誌的卓楓林宛如一把出鞘的利劍,鋒芒無人可當。他四處挑戰,與各地大師進行了無數次武術切磋,未嚐敗績,人們仿佛看到了一顆武術界的新星冉冉升起。然而,在他二十六歲那年,他前往太極拳發源地——陳家溝進行武術交流,七日後,卓楓林回歸,仿佛完全變了個人,沒有人知道交流結果如何,有人問起此事,卓楓林隻是喟然一歎道:“生不逢時啊!”隨即閉門謝客,對外宣稱閉關悟道,眾人隻以為他是在與太極宗師們的交流中受了打擊,立誌奮進,不想這關一閉就是十二年。
就在他宣布閉門的第二天,他唯一的兒子誕生了,卓楓林毫不猶豫的給兒子起名為“空閑”,眾人皆不解其意,卓楓林本人亦不肯多做解釋。此後十二年,卓楓林這個人就在也沒有出現在人們的視野當中,當人們都快忘記這個曾經的武術奇才時,已近不惑之年的卓楓林突然宣布出山,並以雷霆萬鈞之勢毫無懸念的擊敗了當時公認的武林第一人——楊式太極拳宗師楊青蓮,一舉坐定其武林第一的位置。隨後宣布開門納徒授藝,求師者絡繹不絕。
如今,因為有卓楓林的存在,卓家隱隱然有成為武林第一世家的勢頭,而作為萬人景仰的對象,卓楓林卻為一件事而遺憾不已,那就是他的兒子——卓空閑。
卓空閑自出生以來,便表現出對內家拳非凡的天賦,那麼多晦澀難明的拳路、拳理、拳意,他總是一點即透,讓很多年紀比他大的師兄都汗顏不已,就連公認的天縱奇才卓楓林本人也自認在對內家拳的悟性方麵,自己貌似比這個兒子還要稍遜一籌。這樣一個天資超凡的少年,本應該在武術界大放異彩,可上天似乎開了個天大的玩笑,讓卓空閑擁有非凡悟性的同時,卻給了他一副奇詭的身體。無論卓楓林父子怎麼努力,卓空閑就是無法修煉出內勁來。站樁功時,盡管卓空閑由內而外一點一滴都做得毫無瑕疵,可每次站完樁出了一身疼,一身累就沒有別的感覺了,沒有內勁,內家拳也就剩了個空架子,還不如普通的拳擊散打。然而卓空閑非但悟性驚人,其意誌也是堅韌到了一個無法想象的程度。強大的意誌力來源於他對武術,對內家拳的一種偏執得近乎瘋狂的追求。十幾年來,卓空閑天天瘋狂的錘煉自己,每天都試試能否出現內勁,一次次的失敗並沒有打到他,反而使他另辟蹊徑——既然無法修煉內力,那就磨練身體吧。就這樣日複一日勤奮不怠的折磨自己的身體,進行著無比高強度的鍛煉,劍走偏鋒,以外家鍛煉方式修習八卦掌,年僅十四歲便已臻明勁巔峰,憑借著強悍的身體柔韌性和耐力,加上八卦掌的詭譎多變,竟可與初入暗勁的拳手打個旗鼓相當。不過,內家拳畢竟是內家拳,沒有內力與人對抗,即使拳術再高明,人家來個一力降十惠,一拳打飛,照樣沒轍。所以盡管人們對卓空閑這種毅力與天分讚譽有加,但也知道他一生隻怕也就止步於此,在難寸進了。卓空閑自己也明白,但基於對於武道的熱愛,他還是每日孜孜,無有懈怠。這種人,本應成為一代宗師的,奈何……
“空閑,你打一套八卦給我看看。”卓楓林和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