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魅影》人物傳 故事背景(1 / 2)

自從人類在地球上誕生以來,其開創文明和進步的腳步就沒有停息過。隨著高端科技的不斷發展,大推力火箭動力瓶頸的決解,人類進入外太空以不在是夢想。

21世紀末期,隨著行星礦石業及真空製造業的不斷發展,星際航行對人類來說變得越來越重要,更加有利可圖。

一些龐大的組織從中掘取大量財富,從而形成航空財團。財團又將大筆資金投入航空科研,從而激發了航空技術的快速發展。

不久,人類的根據地就遍布太陽係所有的行星和衛星。伴隨著地球經濟的不斷繁榮,人類在太空的觸角也逐漸伸向宇宙的更深處。

隨著高新技術的不斷湧現,恒星係間曾經無法逾越的距離,被曲線躍遷技術徹底改變。同時,利用引力負能量建造的星門,使通過恒星係在兩點間瞬間移動成為可能。

這一切新技術的不斷投入使用,也宣告著人類對其他恒星係進行太空擴張的時代,已經全麵開啟。

人類在航天科技領域不斷探索,取得巨大進展,空間彎曲技術被突破。

從最開始短距離的躍遷技術隻能讓人們在恒星係內部自由航行,到空間彎曲技術的突破則可以使人們直接在恒星係間自由遊走,而不用再事先建造星門來進行跳躍傳送。

這項被命名為“信標力場超時空跳躍”的技術,大大加快了人類擴張的步伐,很快,數百個新開發的殖民地宣告落成。

但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人類擴張的腳步因積重難返的官僚作風而變得極度緩慢,這使得人們在新世界開始新生活的夙願變得遙不可及。

正如一切轉機通常都來得非常突然一樣,令人意想不到的轉折點出現了,人們在位於雙子星座的塞博星附近發現了一個天然的蟲洞,這是人類航天史上的一個重大發現!

雖然天然蟲洞的存在一直以來都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但科學家們一直未能證實它的存在。

通過發送的好奇號探測器返回來的信息得知,這個蟲洞穩定地連接著一個巨大的未知恒星係群。這個區域可能是一個人類從未探索過的平行宇宙。

而這個蟲洞很快被命名為“新伊甸”。正如它的名字所預示的一樣,人們相信他們將在新的世界有一個新的開始。

在“新伊甸”的兩端建造星門進行艦船跳躍是耽誤之急,因為科學家們預計“新伊甸”可能在未來會自動關閉。

隻有通過星門跳躍才能快速安全地到達“新伊甸”的另一端,人們攜帶著設備和船隻穿梭於黑洞兩端,忙碌地建造著他們的基地。

由於宇宙粒子的散射作用蟲洞變得不再穩定,足足耗費了近100年的時間才得以完成的,人類曆史上所建造過的最大的空間建築——星門,也變的十分脆弱。

出於利用各方力量開發“新伊甸”的初衷,地球聯邦政府頒布法令:““新伊甸”將對所有人開放,“新伊甸”彼岸的一切,先到者先得”。很快,數千個獨立機構便開始對新世界進行探索和占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