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末的暮春,天氣已經漸漸變得悶熱,梁國平武關通向都城的官道之上,幾隻小雀在撲棱著翅膀在路邊閑逛著。

而就在幾個月前,這官道之上卻是戰馬奔騰,塵土飛揚,日日都有來自都城的八百裏加急密信,所言之事無非便是梁軍攻趙事宜。

高聳的城牆之上,新被派來守門的小兵悄悄打了一個哈欠,身體漸漸朝一旁歪去,旁邊的衛隊長見狀趕忙狠狠踩了他一腳,那年輕的小兵才猛地清醒,站直了身體,可是還沒多久,剛剛站直的身形又朝旁邊倒去。

衛隊長無可奈何的歎了口氣,和談的消息已經傳遍了全城,既然梁趙兩國已經偃旗息鼓,就連他這樣的老兵都難免開始懈怠,更何況是這些剛剛才被召集的新兵。

不用想也知道,此時大家心思都統統不在打仗上了,整天想的都是地裏的莊稼差不多是時候種了,曬在門口的山芋幹會不會被家裏的懶婆娘給偷吃光了,總而言之,他們不用去和趙國人拚命了,他們可以回家了。

想到這點,就連他的臉上不由露出了笑意,也就在這時,前方突然傳來一陣馬蹄聲,在一片飛揚的塵土中,遠遠可以望見,一支人馬正往這邊迎麵而來。

這樣龐大的人馬還帶著衛兵顯然不是商隊,猜想或許是從都城來哪位大人,衛隊長趕忙命令部下收起懶散的做派,自己則趕忙前去迎接。

而此時的平武城下,那支車隊也已經停止了行進,一位騎馬的青年策馬來到車隊中端的一輛馬車邊,隻聽他低頭輕聲說道:

“殿下,已經到了。”

“恩。”

馬車裏傳來一聲不鹹不淡的回應,接著,車簾被撩~開,一位少年從車裏探出頭來。

如果說此時謝枝在的話,他一定能夠在第一時間認出這車隊中兩人,一個是將趙彥拐回趙國的韓凜,一個則是本應待在趙國陽城的趙彥,而他們之所以會出現在梁國,原因隻有一個——和談。

那日的趙國朝堂之上,當趙彥提出要與梁國和談,在場的重臣沒有一個不是震驚或是憤怒的,如果不是看在他是皇帝的兒子,有幾個武將都想衝上來揍他了。

而上將軍是支持趙彥的,也不知上將軍到底是用了什麼方法,竟然讓大家在一夜之間接受了這個提議,但是,隨後的問題又來了,到底誰去和梁皇談?

趙彥想都不想就應承了,而他的下一句話則成功的把韓凜也拉下了水。

“我聽聞韓大夫曾經周遊列國,就曾去過梁國。”

韓凜十分佩服這位王子殿下的勇氣,可是一開始讓他去梁國,他是拒絕的,直到趙彥在他耳邊低聲說了一句:

“父皇,生子什麼的。”

拒絕的話在韓凜的舌頭上打了一個轉,被他自己生生的吞了回頭,對著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他隻能硬著頭皮答道:

“臣……願同殿下一起。”

蒼天為鑒!他真的隻是想在趙國做個公務員混口飯吃而已!而現在……

看著一臉得意的趙彥,韓凜突然有一種上了賊船的感覺,自從將這位殿下迎回趙國,韓凜就覺得自己的人生不再平靜了。

等到他們趕到梁國都城,對於趙國來的人,梁國表現出了極度的不友好,可幸好跟殿下和他的小命相比,梁皇顯然更喜歡那塊白來的肥肉。

當他們表示趙國願意割讓郊縣,除此之外還有馬匹,珠寶,美人奉送,梁皇和梁國眾臣先是一副不敢置信的模樣,可隨後再想想,趙國沒必要用唯一的皇子來跟他們開這樣的玩笑吧。

在確定趙國確實是要與梁國和談,而且也已經拿出了足夠的態度和誠心,梁國也不好再繼續端著架子,梁皇的態度也頓時發生了三百六十五度的轉變,

梁國的朝堂之上,當著梁國眾位大臣的麵,梁皇高度讚揚梁趙的關係,對表示趙彥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總而言之,之前的一切統統都是誤會,是陳國蓄意挑撥,而趙國對陳國的軍事製裁,梁國表示高度的支持!

打吧打吧!最好都殘了,打殘了就一口把你們都吞了!

趙彥又怎麼會不知道梁皇打的到底是什麼算盤,但是現在的一切對他來說,隻是先挽救謝枝於危難中的權宜之計,他最終的目的也隻有一個,吞並天下。

討價還價了幾天,梁趙兩國之間終於正式簽訂停戰協議,隻是在回國的路上,車隊耽誤了一些時間,眼看著天便要黑了,他們一行人隻能選擇在平武關整頓,等待第二天再出發。

梁國的平武關建於梁文王時期,當時文王得到名將武平,將其封為平武侯,而這座平武關也是由武平主持修建的,隻是文王早死,還沒等平武關修建完成便因病逝世,而武平也以反叛之罪在關前射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