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謝枝穿越到這個世界已經過去三年了。
三年的時間足以改變需要事情,可以讓原本站在風口浪尖的皇子逐漸退出政治中心的漩渦,轉而選擇韜光養晦,也可以讓一個默默無聞的皇位繼承人,變成未來最有可能影響天下大勢的炙手權貴。
趙彥很明顯屬於後者。
他以雷霆之勢出現在趙國的政治中心,回國的第一個月,他就勸說趙國皇帝與梁國議和,發兵陳國,雖然結果是不了了之,趙彥也被急召回國,可無論從哪個方麵來看,趙彥的提議避免了趙梁兩國之間的一場大戰,為趙國謀取天下保存了實力,正如之後韓凜所說的那樣:失地一戰便可以收回,若是國力從根本上受損,沒有十年時間是恢複不來的。
不過據說也是因為被搶召回國,趙彥當時就氣的吐血,之後更是在府中臥床長達半月有餘,這讓趙國各方勢力都開始躁動起來,然而,趙彥就沒有如同他們所想的那樣一病不起的,就在在趙國被迫對陳國休兵的第二個月,陳國國君離奇病故,幼主即位,更讓他們不寒而栗的是,那邊陳國剛剛遭此變故,一直待在府中養病的趙彥也出現在了大家的視線中,而且剛剛一出現,就被正式封為趙國太子。
其中的蹊蹺就算有人察覺,也無人敢去探個究竟,而作為趙皇兄長,也就是趙彥皇叔的雍王也是此事的參與者之一,事後他是這樣評價自己這個便宜侄子的:
“趙彥,其勇其智其狠辣程度,必然會成為吾等心頭大患,不是吾等毀了他,便是他毀了我們,毀了趙國。”
當時,並沒有人將雍王的話放在心中,甚至還有人覺得雍王真是老了,膽子也小了,竟然被一個十幾歲的毛頭小子嚇成這樣。
但是很快,雍王的話就得到了證實。
趙彥回國後的第二年,趙彥就被封為太子,同年,趙國皇帝退位為太上皇,正式將皇位傳給了趙彥,對於這位幾乎是空降於趙國的新君,宗室們一開始的態度是不屑的甚至是蔑視了,看看那懵懂無知的模樣,他們覺得若不是因為要顧忌著太上皇,自己早就已經把趙彥完全架空,隻讓他做一個傀儡皇帝了。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宗室們也漸漸察覺到事情有些不對,趙彥那些看似無關痛癢的政策在明裏暗裏的削弱他們的權力,可是等他們回過神來想要反抗的時候,卻詫異的發現朝中的機要人員統統都已經變成了趙彥的人,最後,看似軟弱無能的少年君主也終於露出了他隱藏許久的爪牙,一道詔書直接要將他們的封地收回。
麵對如此變故,宗族們紛紛不知所措,隻得再去問雍王,已經有兩年多不問政事的雍王歎道:
“早讓你們提防趙彥了,你們偏偏不聽,事到如今,你們就隻有一條路可以走了。”
宗族們趕忙拜道:“還請雍王賜教!”
“你們自請削去封地,隻留下宅院和良田百畝,若是太上皇念及宗族之情,或許還能挽回些什麼。”
宗族們憤怒了,自請削去封地是個什麼道理!那些封地都是先祖打下來的,幾代人留下的!憑什麼朝廷說拿去就拿去了?隻留下宅院和良田百畝?那他們以後還和普通百姓有什麼區別?
按照作者的設定,這種注定要成為主角成功路上墊腳石的頑固炮灰們智商往往不高,而憤怒又使宗族們喪失了理智,於是他們想出了一個辦法:雇殺手行刺趙彥,當然,最後是以失敗告終了。
在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雍王隻說了一句話。
“宗族完了。”
雖然對趙彥的手段已經有所領教,但是他對於宗族的判決卻還是讓雍王難以置信,趙彥將趙國曾經的三大宗族幾乎連根拔起,加起來一共五百多口人都以謀反之罪處以死刑,就連剛剛出生的嬰孩都沒有放過,光是處刑的台子都是工匠們不眠不休花了十天才搭建好的,
趙彥親自觀刑,雍王都也去了現場,那些密密麻麻跪在郊外泗河邊上的罪犯,曾經權傾一時,也曾為趙國立下汗馬功勞,算起來,他們其中大部分都是趙國王室的同族,甚至有些還是趙彥的遠方表親,長輩。
但是就是如同諸國之間雖然互為親戚,卻一時都不可能停止爭鬥般,王室和宗族對於權力的博弈一刻都不會停止,這種情況在趙彥的手中終於得到了終結——他把自己的宗族全都殺個一幹二淨,自然也就沒有人來跟他分權了,和別國的皇帝不同,趙彥已經完全擺脫了宗族的束縛,終於成為了趙國真正的主人,這也注定了趙國將會比其他國家更快的強大起來。
行刑之前,刑場哭號不絕,之後,隨著劊子手的手起刀落,鮮血噴湧而出,現場被死一樣的寂靜籠罩,看著倒下的那五百多具無頭屍首,雍王顫抖著手指指著趙彥,半天才說出了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