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師生錄(6)(1 / 3)

我們在調查中發現,在西部農村中師生很受歡迎。為了農村更好地發展,我們的教育不能再走“一刀切”的老路了。農村有農村的現狀,有它自身的需求,基層的教師不僅僅是要停留在提高文憑的層麵上,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倉力。

中等師範的路究竟要如何走?這是急需各界人士重視的一大話題。

積重難返的拖欠困境

內蒙古科右刖旗拖欠教師工資調查

我收到來自內蒙古興安盟科爾沁右翼前旗的教師們的一封信,反映當地政府嚴重拖欠教師工資的問題。

前不久,我來到其中拖欠教師工資最嚴重的內蒙古興安盟科爾沁右翼前旗滿族屯鄉僅一所學校10年內拖欠工資總額就達到90多萬元一位老師告訴我:這些年,累積拖欠了他16個月的工資。他家有兩個女兒,都在念高中,每年花費在一萬元左右,他的工資是每月1400元!如果工資足額發放,維持家庭日常生活開支外供女兒上學應該沒問題。但現在被拖欠後,隻好去向別人借。

還有一位老師說:“教師們在2004年實際隻拿到了兩個月的工資。其中1月份的工資被明目張膽地‘借走’發展奶牛業了,說是三年之內還清,我們也沒有接到通知,也沒有征求過我們的意見。工資被扣了以後,隻給我們隨意的口頭傳達了這個決定,更沒有任何協議。我們2月份至5月份的工資都隻發了一半,6月份至8月份的工資還沒有發。

他說還有一些陳年老賬,前任校長在兩年前離任時沒有下發當年元月份的工資,借口說鄉財政沒撥款。鄉財政則說撥給學校了,就這樣我們也沒辦法,到現在也不了了之了。

據教師們反映,他們的工資是從1993年開始被拖欠的,被拖欠的工資從14個月到30個月不等。工資較低的教師被拖欠的工資大約1.2萬多元,

而工資較高的教師則高達2萬多元,有的夫妻都是教師的家庭被拖欠的工資最多高達5萬元。

有一位老師說:“當地政府不想去解決!今年政府打算把旗政府由新安盟科爾沁右翼前旗遷往大壩溝!政府動用了老師們的工資。”我對此找當地官員求證,但沒有得到證實。科右前旗財政局一位負責人告訴我:“我們不會動用老師的工資。”至於搬遷工程用哪裏來的錢,他沒有做過多解釋。

老師們給商店打欠條

采訪中我見到很多老師給商店打的欠條,有的甚至達到商店總經營額的80。

“由於這裏是牧區,每戶人家都養牛羊,最多2000多頭,而很多老師隻有幾頭羊,所以我們的生活比不了牧民。”一位老師說。

窮苦的窯洞,在雪後更顯得冰涼。

這位老師還說!由於工資被長期拖欠,幾乎不敢跟更多的人來往,連贍養父母都很艱難。老師不得不到商店裏去賒一些柴米油鹽等日常用品,有時候遇見學生,心裏真不是滋味。”

一位牧民家長很憂慮地說!“看來現在念書沒有多少用處,老師們是文化最多知識最淵博的人群,但他們的生活還不如我們,不要說知識改變命運,就連最基本的生存都成問題。我以前打算讓自己的孩子將來當老師,現在看來當老師一點前途都沒有。”

在訪談中有牧民對我反映說,教師們迫於無奈,隻得到商店賒欠,但積累多了,人家就不給賒了。教師說待工資發了就還清,可人家問什麼時候發工資,這常常讓老師們啞口無言。

我在滿族屯看到教師住的房子往往是最破舊的,在教師家中,大都是家徒四壁,除了一張桌子、一台電視外,基本沒有另外的家當。這種情況在當地很普遍。

當地有政策規定,教師是不能擁有草場的,也不能發展大量的牛羊;即使可以這樣做,教師也沒有那麼多精力去放牧。我們在訪談中得知,有的老師家裏有一些牛羊,數量大抵在100頭以下,平時都寄放在親戚家。而擁有100頭羊,在當地則屬於中下水平的,僅可以供全家人吃飯,一旦教師家裏發生什麼事,如孩子上學、生病等,他們就沒辦法應付了。

教師的工作是教書,生活的全部便是教學工作,因此工資是生活的保障。一旦這一保障失去,教師的精力也就無法全部放在教學上了。另外,教師也因為經濟原因而失去了好多學習交流或深造的機會。教師的視野也因此被大大的限製了。

有關領導:“我們也沒有辦法”

教師們眼看著工資拖欠嚴重卻不知道該怎麼辦,有教師曾經找過上級部門,但卻受到了一些部門的警告。而且教師們都是純少數民族地區的教師,漢語說得不好,即使是對上麵說也表達不清楚意思。所以教師們隻好順從,甚至包括校長也隻能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