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唯靜靜的坐在地上,緩緩的將自己的精神力與勁力交織在一起,周圍的氣場形成了一個小小的空間,一點點的感應這氣場中的精神力與勁力的變化,吳唯略有所悟,兩個不同性質的氣場融合在一起,帶給他一種難以形容的錯覺,在兩個氣場融合的那一瞬間,吳唯發現自己的感應能力瞬間有了巨大的提高,他似乎看到了一些平時不會發現的東西。
在那一刻,吳唯似乎有種錯覺,在那個空間之中,他就是神,無所不能的神,開天辟地,執掌乾坤。
瞬間,他想到了一個東西——地心引力。
在那一瞬間,吳唯有種脫離了地心引力的錯覺,全身處於一種失重的狀態,
人在星球上的速度和力量都受到了地心引力地束縛,要是能擺脫或減小這種束縛,那麼人的力量和速度是不是會大幅度的增加呢?
吳唯一拍手,如果能在星球上減小地心引力的束縛,那麼人在星球上的能力將會大大的提升,雖然人體的質量不會改變,但是有了速度就能產生力量,速度越快,所產生的力量也就越大。吳唯越想越覺得可行。
於是他立即開始搜索大腦中以前看過的關於這方麵的資料,關於人類對地心引力的研究,地球上從牛頓看見蘋果落地開始就一直沒有中斷過,而在古瑟夫的記憶中也有關於這方麵的資料顯示,超重力、失重實驗場、反引力飛行,最為突出的就是機甲了,以機甲自身的實力突破引力達到光速,這是何等的成就,目前還沒聽說有人類以肉身突破到光速的,也許會有這種人,但不是現在的吳唯可以見到的。
吳唯猛的想起在美國看過的科學雜誌上的一個科學家的假想理論,理論的大意是說,人在地球上是不可能完全擺脫地心引力的,但是卻有可能極大的減小地心引力對自身的束縛,隻是這個時間卻是極其短暫,就像你一掌能將水盆中的水蕩開,在水中製造出一個空隙,但轉眼被蕩開的水又會從四麵八方回流過來,填滿這個空隙……
這位科學家的結論是通過電腦模擬而得出減小引力的方法,但是在實際的實驗中卻全以失敗告終,因此這個理論的研究暫時被擱置了。因為裏麵有著及其苛刻的兩個條件。
一:蕩開引力必須瞬間創造出極其精準和巨大的力量,才能蕩開引力,製造出一個引力空洞。這個條件以那時地球的技術能勉強做到。而且在很多情況下,人們都能製造出極小的引力空洞,隻是無法察覺到而已。
二:地心引力的恢複速度達到千分之一秒,所以蕩開引力也許可以做到,但是蕩開引力後的效果卻無法感覺到,因為地球上根本沒有什麼人造的機械物體能有這樣的反應速度來利用這千分之一秒,人體就更加不可能了。所以即使製造出一個引力空洞也會在瞬間消失,可能根本就無法察覺到。
但是,吳唯仔細分析著這個理論,也許這個速度他能做到。各種苛刻的條件對現在的他來說都迎刃而解,那麼他就有可能利用到這個千分之一秒,然後就可以驗證這個理論的可行性。
以人體為例,正常人是在無時無刻都不在顫抖著的,一個身體素質良好的人,他手的顫抖幅度也超過零點一度,因此他手指所發出的力量就會均勻分布在這個零點一度的範圍內。力量分布的範圍越大,受到引力以及空氣流動等因素的影響也就越大,因此力量消失得也就越快。所以說人的力量難以集中和發揮,很大程度是因為人體正常的顫抖所造成的。
如果能將手顫抖地幅度控製在千分之一度以上,那麼力量的利用率也會比常人高出百倍,而且千分之一度的範圍也能極大縮小引力和空氣對力量的影響,那麼力量流失的速度也會大大降低。
如果一個普通人的手在零點一度的範圍內發出十公斤的力量,那麼在零點一度的空間範圍內就會承受十公斤的負荷,由於範圍較廣這個負荷並不算大,而且力量流失得越快,所以對這個空間無法造成任何影響。如果在千分之一度的範圍內也承受了十公斤的力量,那麼它的負荷將達到正常的百倍以上,而且力量流失較慢,會有一個停頓的時間段,這樣就有可能將這個範圍內的引力排擠開來,在人的手尖前創造出一個隻有千分之一度大、能維持千分之一秒的極小引力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