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節 當日種下的因(2 / 2)

權衡再三,猶豫再三,最終還是放棄了吾紫陽,選擇了魏十七。一飲一啄,莫非前定,當日種下的因,今日結成的果,他給了魏十七一個機會,魏十七也還了他一個機會。

九黎伸手一招,將煉妖劍攝入掌中,輕撫劍身,感慨良多。既然走到了這一步,那就送他一程,助他成就‘洞’吧!他屈起食指,輕輕一彈,煉妖劍嗡嗡作響,從他掌中騰空飛起,刹那間,東溟城上空風雲變‘色’,地元氣鼓‘蕩’不休,化作驚濤駭‘浪’,源源不斷注入劍中,劍身亮起無數米粒大的符籙,光芒萬丈,讓人無法‘逼’視。

九黎心有所感,長‘吟’道:“‘混’沌從來不記年,各將妙道補真全。當時未有星河鬥,先有吾黨後有。”

他伸手探入光芒,抓出一團黏稠的元氣,返身跳落金三省身旁,重重拍入他顱頂百會‘穴’。

元氣之中,包裹著金三省的畢生‘精’元。

‘精’元歸體,金三省如遭雷擊,飛身立於虛空中,肌膚充實,白發轉黑,骨骼輕響,周身經絡貫通,三百六十五處竅‘穴’一張一翕,吞入無比‘精’純的地元氣,修為節節攀升,頃刻間登上劍修的巔峰,猶未停歇,一舉突破瓶頸。

體內為一地,體外為一大地,內外如一,借地之力以為己用,是為“‘洞’真人”。

繼法相、步虛、陌北、停雲四位真人後,昆侖終於出現了第五位‘洞’真人。

魏十七輕輕歎了口氣,困擾他多年的難題,這一刻迎刃而解。

故老相傳,劍修修劍過七關,道胎,劍種,禦劍,劍芒,劍氣,劍絲,劍靈,然而劍靈並非劍道的盡頭,劍靈之上,猶有無上劍域。

膠柱鼓瑟,食古不化,數萬年來,那些驚采絕‘豔’的前輩高人,畢生‘淫’浸於劍道,到頭來一個個都會錯了意,誤入歧途。

大道渺渺,踏錯半步,就人永隔,是以‘洞’之後,再無‘洞’。

紫陽道人曾道,“劍靈之上,猶有劍域,這隻是劍修的一孔之見……劍絲成陣,推衍到極致,便是無上劍域,與劍靈無幹。”

劍靈九黎曾道,“飛劍認主,劍生靈‘性’,是為劍靈,劍靈化形,需以劍絲編織法體,通陣一戰後……能將劍訣推衍至劍靈化形的劍修,屈指可數,寥寥無幾。”

劍靈也罷,劍域也罷,隻是劍絲編織而成的神通,本無高下之別,劍絲為“體”,劍靈劍域為“用”,劍修練成劍絲,已臻於極致,要更進一步,唯有成就‘洞’。

成就‘洞’,難也難,易也易。‘洞’至寶,自有靈‘性’,為其塑造“器靈”法體,當其化形之時,攫取地元氣洗煉‘精’元,反哺其主,醍醐灌頂,脫胎換骨,便是步入“‘洞’”的唯一正途。

樸衛突破劍絲關,造就劍靈“祿”,可惜辟邪劍並非‘洞’至寶,止步於此。潘乘年手握先鼎,執掌步虛‘洞’,卻無有神通塑造“器靈”法體,亦止步於此。他們距離“‘洞’”隻剩一步,然而這至關要緊的最後一步,始終邁不出去。

時也,運也,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