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節 螺螄殼裏做道場(2 / 2)

魏十七不耐煩跟這些腦子裏生鏽的兵丁打交道,施展地行術,沿地下暗流潛行,從城西一口古井飛出,落在一座宏偉的偏殿前。四下裏不聞人聲,風掠過樹梢,沙沙作響,二人卻是在一座靜謐的廟宇中,高牆四合,殿前兩株銀杏,枝幹粗壯,雖不得光照,依舊鬱鬱蔥蔥,顯然不是凡物。

魏十七攜阮靜在寺廟中兜了一圈,一一門鍾樓鼓樓王殿大雄寶殿東西配殿法照經講四堂樂拜高戒四台羅漢堂禪房監院方丈院大齋堂藏經樓碑樓廊院供養塔放生池佛塔,如此宏大的廟宇,卻不見一點燈,一個僧,死氣沉沉,靜得可怕。

二人回到大雄寶殿,阮靜仰望佛像,“咦”了一聲,道:“怎地有五尊佛?麵目如此可憎!”

魏十七隨口道:“佛寺供奉釋迦牟尼,有一三五七尊不同,一尊為釋迦牟尼,三尊為三身或三世,五尊為東西南北中五方,七尊為過去七佛……”他心中忽然一動,凝神細見這五尊佛像乃是中央大日如來,東方阿闍佛,南方寶生佛,西方阿彌陀佛,北方不空成就佛,與常見佛像不同,這五尊佛係精鐵鑄就,麵目毫無慈悲可言,反是多首多臂,作猙獰怒目狀。

五尊鐵佛透著古怪,不過廟中空無一人,找不到僧人詢問,魏十七無心逗留,大步行出山門,回頭望時,卻見匾額上寫著“鐵佛寺”三字。

祥平城中燭火搖曳,不時有兵丁巡查,街道上空空蕩蕩,並無多少行人,城中百姓大多閉門靜臥,究其原因,閉門靜臥,少思少慮,腹中不易饑餒,能撐得長久一些。

魏十七隨心而行,踏遍祥平城的大街巷,二人行蹤不定,很快惹來兵丁的注意,待要上前盤查,阮靜隨手使個妖術,刮一陣黑風,將彼等驅散,不令他們打攪魏十七。

阮靜甚是細心,發覺祥平城中的寺廟道觀大多被兵丁占據,喧嘩吵雜,毫無清淨可言,與鐵佛寺的靜謐渾不相類,她好奇心起,尋了一個滿臉皺紋,拄杖望的老者,施禮打聽一二。

那老者見她眉目如畫,活潑可愛,嗬嗬笑著了一段舊聞。

卻原來“糧倉”也經不住這許多人放開肚子吃,龐十國雖是武將,倒頗有遠見,早下令關閉城內一應酒樓食肆米店菜市,各戶所需口糧菜蔬收為官賣,不事生產的和尚道士之流是蠹蟲,一律押解到城外,結廬而居,每日施以一勺稀粥,聊以度日。

祥平城中有大三十六寺,一十八觀,老少僧道被逐數千人,大多熬不住饑餒,還俗的還俗,逃難的逃難,到最後隻剩下鐵佛寺的三名大德並一個沙彌,執定本心,不怨不悔。龐十國將他們延請回城,供養於府邸佛樓內,並許諾待災過去,便重開鐵佛寺,納僧侶,鑄金身,弘揚佛法,一心禮佛。

經此一番操/弄,暗湧的民情漸漸平息下去,城內的寺廟道觀或駐紮兵丁,或賞賜有功之將,唯有鐵佛寺幸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