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了無數次後,史木魚推測,煉入四魂劍的精魂應該有固定的搭配,胡亂拚湊隻是浪費時間。下精魂如此之多,兩兩相合已是恒河沙數,更不用説“四魂”了,史木魚望而興歎,他不認為自己在有生之年,能夠尋找出合適的搭配。
不過四魂劍給了他另一種啟發,精魂數量並非越多越好,適合的搭配,興許能發揮出非同一般的神通和威力。
役魂宗傳有一門冶煉“十相”以下劣質魂器的秘術,將妖丹熔入器胎,形成“虛位”,一枚妖丹能形成一處“虛位”,一處“虛位”能煉入一道精魂。用此法冶煉魂器,受限頗多,最讓人詬病的是,將多枚妖丹熔入器胎,難度成倍驟增,相傳役魂宗首屈一指的煉器師,最多也隻能往器胎中熔入六枚妖丹,這已經是無人可及的極限了。
原本置之高閣、無人問津的“屠龍術”,到了史木魚手裏,一下子變得彌足珍貴。
一開始,史木魚的嚐試並不順利,器胎難得,妖丹難得,精魂更難得,再加上三者物性各異,即便最劣等的魂器,煉成的機會也不足一成,大半時間都花費在收羅材料上,忙活了數年,一無所得。直到有一次,史木魚在西泯江邊的一個鎮子裏搜羅獸骨,中午在街邊蘸老醋就蒜頭吃餃子,賣餃子的老漢舀了一碗餃子湯給他,説了句“原湯化原食”。
這句話像一dian火光,照亮了黑暗,為史木魚指明了方向,冶煉魂器,器胎、妖丹、精魂需彼此相配,最好取自同一類妖物,同出一源,自然物性相似,契合無礙。
史木魚深入昆侖山,從最常見最簡單的材料出發,用血蟒的骨骸製成器胎,熔入兩枚血蟒的妖丹,煉成有兩處“虛位”的魂器蟒骨鞭,再反複攝入蛇妖的精魂,發覺一道血蟒精魂配上一道土步蛇精魂效果最好,蟒骨鞭開山裂石,威力驚人。
他大受鼓舞,進而煉成有三處“虛位”的魂器蟒骨鞭,花了十年光陰,終於發現依次攝入一道六翅水蛇精魂、一道六翅水蛇精魂、一道血蟒精魂,蟒骨鞭具有種種不可思議的神通,堪比上品法寶。
曙光在眼前,隻可惜史木魚行將老朽,壽元無多,沒有時間精力繼續冶煉魂器,嚐試不同的精魂組合。他在攝魂訣內卷的卷末附上魂器冶煉之術,與四魂劍一起封存在洞府中,布下禁製,留待有緣,而後孑然一身離開昆侖山,重返南蠻之地,秉承師父遺命,尋找良質美才,傳承役魂宗的衣缽。
這一去,就再也沒有回來。
讀完最後一行,魏十七若有所思,他將史木魚手書的帛書卷起,重新放回儲物袋中。
困擾史木魚的難題,對魏十七來説,根本不值一提。四魂劍就相當於四孔的長劍,可以鑲嵌馬爾、烏姆、古爾、法爾成為“弑君者”,也可以鑲嵌夏、普爾、馬爾、盧姆成為“誓約”,但是第一個孔一旦鑲嵌了馬爾,後三個孔必須鑲嵌烏姆、古爾、法爾,否則的話,就不能相配。
那些奮戰在電腦前的青蔥歲月啊,屏幕的光照亮了疲倦的臉,鼠標急促的噠噠聲回蕩在寂靜的夜,魏十七抿起嘴角,想微笑,最後卻化作一聲歎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