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節 既來之則安之(1 / 2)

淮揚連通南北,乃江南第一重鎮,鹽運漕運更是關乎大梁國國運的兩條命脈,再怎麼重視都不為過,朝廷在此駐紮重兵,鄧去疾統領邗軍,胡觀海統領淮軍,一南一北,如蟹鉗拱衛淮揚。梁元昊雖是平庸之主,耳濡目染,亦知曉其中的利害,此番若非胡一夫兵敗夾關,京危急,斷不會調淮軍北上。

淮軍北上,江南空虛,隻剩下江都大營的邗軍守衛淮揚。

邗軍長駐揚州,卻與行軍打仗無異,從上到下都住行營帳篷,每隔六十日換一次防,練兵剿匪更是家常便飯,雖然隻有五萬之眾,戰力強橫,放眼整個大梁國,亦是首屈一指。邗軍統帥鄧去疾乃將門之後,令行禁止,威信極高,在揚州地界上,是龍得盤著,是虎得臥著,誰都不敢跟他對著幹,心懷叵測之輩,背後稱其為“揚州王”。

江都大營乃鄧去疾一手創立,依山傍水,起風、火、山、林四個營盤,取兵法中“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震”之意,成犄角之勢,遙相呼應,隱隱然連成一體。鄧茂雖是他的幼子,也沒什麼優待,論功提拔,隻能率一支偏軍,駐守在“火”字營。

郭傳鱗向魏通判打聽清楚,出得揚州城,沿驛道向西四十裏,望見古木參的首烏山,有巡哨往來盤查,憑腰牌可進火字營。百年前樵夫獵人出入首烏山,偶爾可掘到成形的何首烏,拿到生藥鋪中換少許銀子,對貧苦人家來不無補,自打邗軍駐守揚州,建立江都大營,將方圓百裏劃為禁地,再沒人敢進山砍柴打獵了。

火字營駐紮在首烏山一個隱蔽的山坳裏,地勢險要,戒備森嚴,郭傳鱗交了腰牌,報鄧茂的名字,在營盤外等了半晌,才見他帶了幾個親兵匆匆趕來。

“郭兄弟久候了!”鄧茂熱絡地拍著郭傳鱗的肩膀,拉著他向營地內走去。

“郭教頭”變成“郭兄弟”,這是個好兆頭,郭傳鱗身負重任,每一步都不能踏錯,如能贏得鄧茂的信任,有他居中調停,可以免去許多不必要的麻煩。隻是在他看來,鄧茂的出身雖然夠分量,遊鄧去疾乃至梁治中實在關係重大,他最多隻是一塊跳板,左右不了鄧將軍的傾向。

雖然韓兵為他準備了一招“殺手鐧”,但這種事誰得準呢, “成”也就罷了,“敗”則絕無生還之理。李七弦勸他“私奔”,那是臨陣退縮,他不退縮,大好頭顱,滿腔熱血,豈能老死戶牖間!

火字營分內外兩層,營盤布局貌似淩亂,實則暗藏玄機,法度森嚴。郭傳鱗粗粗瞥了兩眼,生平惹來不必要的懷疑,低下頭快步穿行,不曾多看。鄧茂寒暄數語,與他把臂而行,穿過外營,來到本部偏師駐紮的“火乙號”營盤,還沒進中帳,便有傳令兵疾馳而來,翻身滾落馬背,傳主帥之命,召鄧茂即刻去往風字營議事,不得有誤。

事發突然,鄧茂隻得抱歉一聲,將郭傳鱗交托給一名喚作“李牧”的親兵,暫且安頓下來,待其回轉後再給他接風。郭傳鱗目送鄧茂匆匆而去,片刻後遠處響起急促的馬蹄聲,沿山道馳騁而去,看樣子不似作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