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輪血戰異乎尋常,醞釀期短得令人發指,隨即全麵爆發,席卷深淵每一個角落,鎮將孤零零投入現世,不知所措,倉促收攏魔物大軍,合縱連橫,彼此攻伐,然而深淵之底的諸位主宰都有所察覺,無形的黑手在暗中攪風攪雨,西方之主樊隗的回歸透出幾分詭異,不過局勢大體還穩得住,四皇六王聯手張開神域,層層疊加,互補有無,在遏製深淵意誌與血氣流動之間求得某種微妙的平衡,猶如在刀鋒上舞蹈。
深淵之底,赤紅的岩漿如大河奔湧,醞釀著微不可察的血氣法則,如能熬得住無窮無盡的熱力與寂寞,在此潛心修煉,最初三載抵得上千年苦功,之後/進展漸次放緩,比起外界仍不知快了多少。昊、伏嶽、北冥、轉輪、陰酆、幽都、地藏、閻羅、平等九人,不知在深淵之底枯守了多少年月,岩漿中的血氣法則早已無濟於修行,若不是為了鎮壓深淵意誌,誰都不願繼續枯守在這不見日的牢籠中,日複一日,年複一年。
這一日,南明王山濤從入定中醒來。晉升王位,入主深淵之底,送歸本命血氣,自然不能以南方之主自居,他指“南明山”為號,自稱“南明王”,居於末席。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昊得道最早,執掌一部完整的血氣法則,道行淩駕於儕輩之上,伏嶽北冥為後起,聯手與昊分庭抗禮。轉輪、陰酆二王情比金堅,親密無間,又有東方之主草窠、北方之主郎祭鉤為其羽翼,舉足輕重。幽都、地藏、閻羅三王係心性淡薄,不顯山不露水,除了輔助昊外,專注於修煉,對麾下兵將的爭鬥消長不甚在意,有時數百年都聽之任之,杳無音訊,偶然興起才回應一二。平等王自以為雄才大略,實則猜忌多疑,抱緊昊的大腿,不甘寂寞攪風攪雨,在山濤看來,他就是一根攪屎棍。
轉輪王內與陰酆王聯手,外有草窠郎祭鉤追隨,互為表裏,這才是長久之計,山濤位居平等王之下,心氣卻在平等王之上,有意效仿,卻始終未能如意。深淵之底,幽都、地藏、閻羅三王都不回應,至於平等王,彼此相性不合,不到一處去,深淵之上,山濤處心積慮將南方本命血氣一分為八,為鬼牙將鋪下一條康莊大道,誰知人算不如算,倒地還是出了岔子。
困於深淵之底,鞭長莫及,山濤隻察覺南方本命血氣有失,留下的神念先後湮滅四道,究竟是誰暗中插手壞了他的事,一時也難以看清。不過有這等手段,至少是深淵主宰之屬,山濤思忖許久,覺得陳聃與契染的嫌疑最大,前者是昊麾下第一人,後者與轉輪有千絲萬縷的牽連,都不是易與之輩。既然這條路走不通,隻能另想他法。
九道神域層層疊加,不知磨合了多少年月,才漸臻於完滿,如今多了山濤,如何將第十道神域融入其中,卻是大費周折。昊等各掌一部血氣法則,多寡不一,深淺有別,所成神域同源異相,如在水上畫符,形似神不同,互補有無非是易事,牽一發而動全身。昊、伏嶽、北冥潛心推演,其中變數層出不窮,無暇分心,轉而委托轉輪引山濤入門,指點他融合神域。